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层裂化效应

发布时间:2020-11-15 19:41
   层状岩体作为地表广为分布的岩体类型,其成层性好、各向异性强及受赋存环境影响大的特点,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难题。目前,层状岩体层裂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下工程中的板裂化,而岩质边坡工程中尚无涉及。本文以茨哈峡黄河水电站坝址区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在实地勘察及精细测量的基础上,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等方法,揭示了层裂化所致的层厚变化规律及机理,进一步探究了顺层岩质斜坡的层裂化效应,分析了顺向坡溃屈的发生条件,并以坝址区三号滑坡为例,探讨了同层多级溃屈的演化过程与变形破坏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层状岩体的层裂化受到了岩性、卸荷作用、风化作用、构造作用及其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对河流下切河谷岸坡来说,卸荷作用的影响范围与程度最大。河流下切河谷岸坡内层状岩体因层裂化所致岩层厚度与水平埋深和垂直埋深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即层厚随埋深增大而震荡式增大,并且在构造、风化作用部分层裂化现象会更为显著。(2)基于现场变形破坏特征勘察,分析得出溃屈有单级溃屈与多级溃屈两种类型,并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对滑坡溃屈进行了计算,并对层厚与溃屈极限长度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分析。溃屈一般包含两个部分,即上部驱动段岩层沿滑动面向下滑移,下部屈曲段向临空方向溃屈。顺层岩质边坡中,岩体层裂化致岩层厚度变薄,使得岩板的抗屈曲的能力减弱,减小了边坡溃屈的临界长度,从而促进了溃屈的发生。与此同时,岩层滑移与屈曲过程中在岩层内形成的剪切应力进一步加剧了层裂化。(3)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斜坡演化进行了分析,并将河流下切的卸荷作用与层裂化作用考虑进了模拟过程。分析得到岩质较硬斜坡如砂岩边坡一般发生单级溃屈,而岩质强度较软弱如板岩边坡则可能会发生多级溃屈。板岩对于卸荷与风化较为敏感,其层裂化使得表部岩体薄层化,从而导致表层岩层多次溃屈。随着其中溃屈的不断发生,其表层岩层逐步剪出剥落,进而在新鲜露出岩层产生新溃屈点,使得斜坡变形破坏具有渐进性、继承性与无休止性。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V22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层状岩体
        1.2.2 层状岩质斜坡
        1.2.3 溃屈变形破坏
        1.2.4 单层厚度影响
        1.2.5 层状岩体层裂化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工程地质环境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环境
        2.2.1 区域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地形地貌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物理地质现象
第三章 层状岩质斜坡的层裂化
    3.1 “层”的定义与鉴别
        3.1.1 层的种类
        3.1.2 层状岩体岩层厚度
        3.1.3 层厚统计原则
    3.2 层状岩体的建造与改造
        3.2.1 层状岩体的建造
        3.2.2 层状岩体的改造
    3.3 岩层厚度与水平埋深的关系
    3.4 岩层厚度与垂直埋深及高程的关系
    3.5 河谷两岸岩层厚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层状岩质斜坡层裂化机理
    4.1 层裂化的影响因素
        4.1.1 岩性与产状
        4.1.2 构造作用
        4.1.3 卸荷作用
        4.1.4 风化作用
        4.1.5 综合因素
    4.2 波速对层裂化的反映
    4.3 地应力场与层裂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层裂化效应特征
    5.1 三号滑坡区基本情况
        5.1.1 工程地质勘察概况
        5.1.2 研究区分区
    5.2 区域Ⅰ变形破坏特征
        5.2.1 区域Ⅰ表层变形
        5.2.2 区域Ⅰ深部变形
    5.3 区域Ⅱ变形破坏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层裂化理论分析
    6.1 溃屈变形力学计算
        6.1.1 力学计算参数
        6.1.2 欧拉公式法
        6.1.3 切线模量理论方法
    6.2 斜坡岩层厚度变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层裂化数值计算
    7.1 演化机制分析方法
        7.1.1 数值模拟程序
        7.1.2 模型的建立
    7.2 区域Ⅰ
        7.2.1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7.2.2 总位移特征
    7.3 区域Ⅱ
        7.3.1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7.3.2 总位移特征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光;张鑫;;工程层裂准则简要回顾[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2 曹结东;李永池;;一种损伤演化方程的建立和几种层裂准则的推导[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1期

3 董玉斌,张万甲,经福谦,韩钧万,陈大年,苏林祥,封加波;动态断裂过程的数值分析及LY-12铝的层裂[J];高压物理学报;1988年04期

4 董玉斌,苏林祥,陈大年,经福谦,韩钧万,封加波;滑移爆轰作用下内爆柱形钢壳层裂的数值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89年01期

5 陈永涛;洪仁楷;陈浩玉;胡海波;汤铁钢;;爆轰加载下金属材料的微层裂现象[J];爆炸与冲击;2017年01期

6 赵永强;辛建婷;席涛;何卫华;税敏;储根柏;范伟;谷渝秋;;强激光加载下材料微层裂过程研究进展[J];激光杂志;2017年10期

7 陈大年;俞宇颖;尹志华;王焕然;刘国庆;;对于层裂强度传统测定方法有效性的讨论[J];工程力学;2006年01期

8 李永池;曹结东;董杰;姚磊;;45~#钢的损伤演化方程和层裂准则研究[J];力学季刊;2006年02期

9 陈大年,俞宇颖,尹志华,王焕然,刘国庆;论层裂强度(英文)[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4期

10 郑坚,孙成友,黄风雷,黄正平;45钢层裂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旺辉;极端条件下碳化硅的变形、损伤与破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董杰;复杂结构在冲击和振动加载下动态响应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张磊;混凝土层裂强度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曹结东;含损伤热粘塑性本构数值算法和铝锂合金动态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俞宇颖;强冲击载荷作用下LY12铝合金的准弹性卸载特性及层裂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6 祁美兰;高纯铝拉伸型动态破坏的临界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世文;复杂应力状态对材料层裂特性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8 秦昊;巷道围岩失稳机制及冲击矿压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郭品坤;煤与瓦斯突出层裂发展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徐薇薇;几种基本构件的冲击相变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京泽;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层裂化效应[D];兰州大学;2019年

2 姚宇;孔隙铝在高应变率加载下的变形和损伤[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3 陈超;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4 周朝阳;2014铝合金层裂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廖礼;混凝土材料动态间接拉伸和层裂试验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吴青山;渝怀铁路顺层岩质边坡的爆破层裂效应与减震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薛丹;基于近场动力学的层裂问题初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晓培;嵌入式系统封装层裂问题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9 顾文艳;薄膜激光层裂微成形的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阚剑平;激光层裂法检测薄膜与基体结合强度有限元分析[D];江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85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85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