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水电工程校核地震的确定方法
发布时间:2020-11-17 15:21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我国西部地区水电工程尤其是大型水电工程的大坝地震安全性引起了公众关注和管理与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机构(FEMA,2005)关于大坝地震安全性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最大可信地震(maximum credible earthquake, MCE)和最大设计地震(maximum design earthquake, MDE)的相关概念。 MCE:在目前已知或假定的地壳构造框架下,有理由相信的沿已确定的断层或在地理上界定的地震构造区内发生的最大地震。 MDE:指可能引起大坝发生的最大地面运动,大坝及附属建筑物参照该运动水平进行设计(一般小于等于MCE,取决于环境)。即大坝在遭受该设计地震时,允许重大破坏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但不会发生不可控制的泄水。 相比于国外最大设计地震(MDE),我国在2008年提出了“校核地震”的概念。该暂行规定提出为了使大坝在遭受强震时不致于发生不可控制的溃坝,大型水电工程中校核地震在设计地震基础上提高地震动参数。1级挡水建筑物可取基准期100年超越概率1%或最大可信地震(MCE)地震动参数进行校核。 对于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国外一般取CMCE的值作为MDE进行抗震设防。但是我国壅水建筑物设计地震动基础期取100年超越概率2%,高于国外50年超越概率2%的值,说明我国目前设计地震基准较高。因为国内外的设计地震基准不一样,而国内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校核地震的确定方法需要进一步分析,特别是对于地震危险性较高的我国西部地区。本文以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两个水电站为例,对比分析确定法中最大可信地震的确定及水电工程校核地震选取的方法,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通过对国内外水电工程壅水建筑物等关键建筑物设防标准内涵及其推导过程分析,得出我国100年2%的超越概率水平的地震动参数作为设计基准,并采用校核地震来进行溃坝分析,从设防峰值加速度角度,偏于安全考虑。 (2)对我国西部地区采用最大可信地震法推导校核地震加速度峰值的方法及其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综合考虑震级分位数与发震断层未来潜在发震概率大小来评估最大可信地震震级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发震构造和背景地震的最大可信地震PGA的选取。 (3)通过两个坝址校核地震的推导,得出坝址一校核地震代表性峰值加速度来源于最大可信地震法,为0.599g;而坝址二来源于超越概率100年1%的概率法,为0.211g。说明现行有关要求中校核地震采用最大可信地震发或超越概率100年1%的概率法评估存在不安全因素,应取其中大值作为校核地震峰值加速度代表值。
【学位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TV698.1;P315.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基本概念
1.2 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发震构造的最大可信地震
2.1 坝址一研究区概况
2.2 坝址二研究区概况
2.3 发震构造判别基本依据
2.4 发震构造的复发间隔
2.5 发震断层的深度
2.5.1 坝址一发震构造震源深度
2.5.2 坝址二发震构造震源深度
2.6 发震构造的最大潜在地震
2.7 背景地震
2.8 最大可信地震的确定
2.9 小结
第三章 校核地震的确定
3.1 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3.2 确定论方法
3.3 概率论方法
3.3.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3.3.2 地震区、带划分
3.3.3 地震带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3.3.4 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3.3.5 概率法计算结果
3.4 坝址一校核地震地震动参数估计
3.5 坝址二校核地震地震动参数估计
3.6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与认识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情况
1、在学期间撰写的论文
2、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7657
【学位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TV698.1;P315.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基本概念
1.2 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发震构造的最大可信地震
2.1 坝址一研究区概况
2.2 坝址二研究区概况
2.3 发震构造判别基本依据
2.4 发震构造的复发间隔
2.5 发震断层的深度
2.5.1 坝址一发震构造震源深度
2.5.2 坝址二发震构造震源深度
2.6 发震构造的最大潜在地震
2.7 背景地震
2.8 最大可信地震的确定
2.9 小结
第三章 校核地震的确定
3.1 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3.2 确定论方法
3.3 概率论方法
3.3.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3.3.2 地震区、带划分
3.3.3 地震带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3.3.4 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3.3.5 概率法计算结果
3.4 坝址一校核地震地震动参数估计
3.5 坝址二校核地震地震动参数估计
3.6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与认识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情况
1、在学期间撰写的论文
2、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肖虹;川西盐源推覆构造的探讨[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2 靳超宇;廖旭;黄河;俞言祥;;基于美国NGA项目的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2009年01期
3 王珏;陈宇军;文雯;庄儒新;;则邑断裂活动性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J];防灾减灾学报;2011年03期
4 胡聿贤,张敏政;缺乏强震观测资料地区地震动参数的估算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1期
5 霍俊荣,胡聿贤;地震动峰值参数衰减规律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2期
6 李小军,阎秀杰,潘华;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中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适用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1期
7 陈立德,罗平,雷素华,王兴辉;1985年云南禄劝地震[J];地震;1986年02期
8 张希,江在森,王琪,王双绪,张晓亮;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与强震关系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3年03期
9 任俊杰,陈虹;东昆仑断裂带地震复发周期与发震概率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3期
10 候治华,韩德润,梁金鹏;关于1844年云南大关北地震问题的探讨[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2887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8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