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5 04:13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一些流域水资源供需失衡、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剧,以传统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控制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已不能很好适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当前,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很少考虑气候变化对未来水资源需求和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未来情景的分析多是基于不同降水频率,不能真实反映未来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此外,基于统计数据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不能反映水质变化过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互馈关系。因此,亟需从水量水质耦合角度,开展气候变化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对丰富和发展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承载主体及承载客体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动态试算反馈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以南流江流域为例,结合气候模式历史结果的评价与筛选,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的理论框架研究重点从水量层面和水质层面分别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进行了解析,认为在水量层面:其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应不超过水资源的可更新能力;其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应以维护生态环...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国内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走势
UtIIsIISSII?2002年??空内涵、社会经济内油和持续性内涵??2001年2001年惠泱河等探讨了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并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李令跃,甘泓从可持续发展观念出?2000年??发,研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年王建华,江东等系统论述了区域水??牟海省,刘昌明提出了麵城市设置1995年??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的原则?1993年许有鹏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施雅风院士明确提出了丨992年?价了和田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丨9列年曲耀光等认为乌鲁木齐河流域的??我国新疆课题组首次开展了丨989年??水资源及其承载能力研宄?里,水贵源开犮利用明业过度??图1-2国内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成果??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走势(图卜1)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图1-2),可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3、完善阶段(21世纪初-10年代初);4、发展阶段(20世纪10年代初??-2016年);5、深化发展阶段(2016以后)。具体如图1-3所示。??#紐以新强水资源软科学?施雅风明确提出了水汪恕诚多次就水资源承载力进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水利部组织开展全国水资源承??474*57
图1-5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技术路线图??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社会政策创新发展[J]. 李迎生,吕朝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2]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探析:定义内涵与科学问题[J]. 王建华,姜大川,肖伟华,陈琰,胡鹏. 水利学报. 2017(12)
[3]气候变化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水资源的影响——以南流江流域为例[J]. 杨明智,肖伟华,鲁帆,黄亚,侯保灯,李旭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4]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评判准则研究[J]. 王建华,翟正丽,桑学锋,李海红. 水利学报. 2017(09)
[5]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总结与再思考[J]. 左其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7(03)
[6]基于云理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J]. 张安,和吉,陈晓楠. 水利水电技术. 2017(01)
[7]考虑水温变化的变降解系数在北京市北运河水质模拟中的应用[J]. 李夏,王刚,齐珺,崔栋,刘金玲,张岳鹏. 中国环境监测. 2016(05)
[8]国家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配置探讨[J]. 王浩,刘家宏. 中国水利. 2016(17)
[9]基于SWAT模型模拟的未来气候变化对洪湖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J]. 王苗,刘敏,夏智宏,王凯,向华,秦鹏程,任永建.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04)
[10]树立底线思维 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 控制指标刚性约束[J]. 顾洪. 中国水利. 2016(13)
博士论文
[1]南亚热带独流入海河流水沙变化过程研究[D]. 黎树式.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及综合应对[D]. 冯婧.东华大学 2014
[3]洪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用水调度研究[D]. 廖四辉.清华大学 2011
[4]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洞庭湖水资源系统分析[D]. 王玲玲.湖南大学 2008
[5]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 罗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6
[6]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 孙富行.河海大学 2006
[7]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王友贞.河海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与方法综合应用研究[D]. 狄源硕.大连理工大学 2015
[2]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哈尔滨市水资源承载力预测研究[D]. 崔海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基于面源污染治理的阿什河流域总量控制技术研究[D]. 张立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4
[4]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黄丽虹.江西师范大学 2013
[5]北运河氨氮降解系数测算研究[D]. 单铎.首都师范大学 2013
[6]清漳河晋中市段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核定及总量分配研究[D]. 王霄娥.清华大学 2013
[7]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李燐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8]额尔齐斯河水质预测研究[D]. 高军凯.西安理工大学 2006
[9]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 袁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6
本文编号:2958000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国内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走势
UtIIsIISSII?2002年??空内涵、社会经济内油和持续性内涵??2001年2001年惠泱河等探讨了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并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李令跃,甘泓从可持续发展观念出?2000年??发,研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年王建华,江东等系统论述了区域水??牟海省,刘昌明提出了麵城市设置1995年??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的原则?1993年许有鹏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施雅风院士明确提出了丨992年?价了和田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丨9列年曲耀光等认为乌鲁木齐河流域的??我国新疆课题组首次开展了丨989年??水资源及其承载能力研宄?里,水贵源开犮利用明业过度??图1-2国内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成果??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走势(图卜1)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图1-2),可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3、完善阶段(21世纪初-10年代初);4、发展阶段(20世纪10年代初??-2016年);5、深化发展阶段(2016以后)。具体如图1-3所示。??#紐以新强水资源软科学?施雅风明确提出了水汪恕诚多次就水资源承载力进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水利部组织开展全国水资源承??474*57
图1-5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技术路线图??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社会政策创新发展[J]. 李迎生,吕朝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2]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探析:定义内涵与科学问题[J]. 王建华,姜大川,肖伟华,陈琰,胡鹏. 水利学报. 2017(12)
[3]气候变化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水资源的影响——以南流江流域为例[J]. 杨明智,肖伟华,鲁帆,黄亚,侯保灯,李旭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4]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评判准则研究[J]. 王建华,翟正丽,桑学锋,李海红. 水利学报. 2017(09)
[5]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总结与再思考[J]. 左其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7(03)
[6]基于云理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J]. 张安,和吉,陈晓楠. 水利水电技术. 2017(01)
[7]考虑水温变化的变降解系数在北京市北运河水质模拟中的应用[J]. 李夏,王刚,齐珺,崔栋,刘金玲,张岳鹏. 中国环境监测. 2016(05)
[8]国家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配置探讨[J]. 王浩,刘家宏. 中国水利. 2016(17)
[9]基于SWAT模型模拟的未来气候变化对洪湖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J]. 王苗,刘敏,夏智宏,王凯,向华,秦鹏程,任永建.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04)
[10]树立底线思维 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 控制指标刚性约束[J]. 顾洪. 中国水利. 2016(13)
博士论文
[1]南亚热带独流入海河流水沙变化过程研究[D]. 黎树式.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及综合应对[D]. 冯婧.东华大学 2014
[3]洪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用水调度研究[D]. 廖四辉.清华大学 2011
[4]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洞庭湖水资源系统分析[D]. 王玲玲.湖南大学 2008
[5]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 罗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6
[6]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 孙富行.河海大学 2006
[7]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王友贞.河海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与方法综合应用研究[D]. 狄源硕.大连理工大学 2015
[2]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哈尔滨市水资源承载力预测研究[D]. 崔海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基于面源污染治理的阿什河流域总量控制技术研究[D]. 张立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4
[4]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黄丽虹.江西师范大学 2013
[5]北运河氨氮降解系数测算研究[D]. 单铎.首都师范大学 2013
[6]清漳河晋中市段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核定及总量分配研究[D]. 王霄娥.清华大学 2013
[7]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李燐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8]额尔齐斯河水质预测研究[D]. 高军凯.西安理工大学 2006
[9]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 袁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6
本文编号:2958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95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