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近35年来长江口河势演变及水下沉船空间管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1-01-15 23:25
  长江河口是世界第三大河口,毗邻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受流域自然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这对长江口河势的演变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长江口河势演变缺乏系统的总结与对比。自古以来长江口就在我国水路交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长江口水下遗迹的发掘工作自上世界80年代开展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近年来,随着上游来沙持续减少,水下遗迹勘测数量增加,地形的冲淤可能会影响水下遗迹埋藏条件的变化,然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我国针对水下遗迹的高效管理应用并不多。基于此,本研究收集了1982-2017年的长江口地区海图数据,重构长江口水深数字高程模型,讨论各河槽的横向、纵向的变化情况,对各河槽的冲淤演变进行定量的计算;结合实测数据与遥感反演悬沙浓度数据分析对河势演变反映最为敏感的拦门沙地区最大浑浊带的演变;依托上海市文物局提供的水下沉船资料,结合河势演变的定量分析探讨地形冲淤与水下沉船埋藏条件变化的关系,并初步建立了上海市水下沉船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近期整体演变仍延续河口向外延伸、...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河口河势变化研究
        1.2.2 国内外水下文化遗迹空间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区域概况、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潮汐与潮流特征
        2.1.2 来水来沙特性
        2.1.3 水下文化遗迹背景
        2.1.4 研究区域与河槽划分
    2.2 资料来源
        2.2.1 历史海图数据
        2.2.2 实测数据
        2.2.3 历史水沙资料
        2.2.4 水下沉船资料
        2.2.5 遥感影像资料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长江口河势演变
    3.1 等深线变化
        3.1.1 北支等深线变化
        3.1.2 南支上段等深线变化
        3.1.3 南支下段等深线变化
    3.2 冲淤变化
        3.2.1 北支冲淤变化
        3.2.2 南支冲淤变化
        3.2.3 北港冲淤变化
        3.2.4 南港冲淤变化
        3.2.5 北槽冲淤变化
        3.2.6 南槽冲淤变化
    3.3 最大浑浊带变化
        3.3.1 1982 年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浮泥沙浓度剖面
        3.3.2 2012 年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浮泥沙浓度剖面
        3.3.3 1982 -2012 年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浮泥沙剖面变化
        3.3.4 遥感反演口门水域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分布
        3.3.5 最大浑浊带与河势演变关系
第四章 水下沉船埋藏条件变化与冲淤演变探讨
    4.1 水下沉船空间分布及分析
        4.1.1 水下沉船空间分布
        4.1.2 水下沉船空间分布分析
    4.2 水下沉船埋藏条件变化与冲淤演变分析
        4.2.1 近期长江口沉船分布
        4.2.2 沉船埋藏条件变化与地形冲淤分析
第五章 上海市水下沉船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总体设计
        5.1.1 系统需求分析
        5.1.2 系统设计
        5.1.3 开发平台与框架
    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5.2.1 水下沉船基础信息表
        5.2.2 水下沉船详情表
    5.3 功能模块设计
        5.3.1 用户管理模块
        5.3.2 地图管理模块
        5.3.3 信息查询模块
        5.3.4 数据编辑模块
        5.3.5 输出管理模块
    5.4 系统的实例应用
        5.4.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58—2015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地形演变特征及趋势[J]. 陈勇,王寒梅,史玉金,黎兵.  水科学进展. 2018(03)
[2]基于SAR波模式数据的沉船事故海浪要素分析[J]. 魏永亮,高志一,唐泽艳,曾银东.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7(06)
[3]从两起事故看不当使用电子海图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J]. 唐国胜.  世界海运. 2017(11)
[4]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沉船特征分析中的应用[J]. 田天文,别向华,徐耀红,瞿帆.  中国水运.航道科技. 2017(05)
[5]近30年长江口北支演变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吴逢润,童春富.  海洋学报. 2017(02)
[6]2014~2016年海坛海峡水下考古调查收获——兼论探测技术在水下考古区域系统调查中的应用[J]. 羊泽林.  福建文博. 2016(04)
[7]水下考古区域调查与海洋地球物理方法[J]. 胡毅,丁见祥,房旭东,许江,余兴光.  科学. 2016(06)
[8]千年古镇青龙镇[J]. 尧阳.  寻根. 2016(06)
[9]长江口北港河势演变及趋势分析[J]. 郭兴杰,程和琴,杨忠勇,秦庆雯.  泥沙研究. 2016(05)
[10]浅析长江口南槽航道进一步疏浚的必要性[J]. 冯卫.  珠江水运. 2016(08)

硕士论文
[1]水下文化遗产的所有权法律问题研究[D]. 李孟妍.南京大学 2018
[2]高浊度河口水体水上光谱测量误差分析[D]. 杨孟毅.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基于ArcEngine的土地确权成果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琼琼.长安大学 2018
[4]近20年来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冲淤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D]. 孙弋.成都理工大学 2018
[5]基于ArcEngine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薛瑞恒.河北师范大学 2016
[6]近半个世纪长江口门区的冲淤变化分析及未来几十年冲淤趋势探讨[D]. 王如生.华东师范大学 2015
[7]长江河口分汊型河槽特性及机制探讨[D]. 施野.华东师范大学 2015
[8]矿产资源规划GIS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付利钊.太原理工大学 2013
[9]基于ArcEngine的大东湖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 马文娟.华中科技大学 2013
[10]长江口北支、北槽冲淤变化及河势演变分析[D]. 陈维.上海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79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979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e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