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问题发展态势、症结及综合应对
发布时间:2021-01-19 18:29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而黄河水问题是影响黄河治理与保护的主要因素之一,辨析黄河流域水问题并给出应对策略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从水沙关系、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等4个方面剖析了黄河流域现阶段存在的主要水问题,并分析了其发展态势,认为黄河流域水问题的症结在于水土资源功能不协调、水资源调配忽略"点-线-面"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存在地下水与地表水管控分离等3个方面。最后从"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的角度提出了应对黄河流域水问题的主要思路,建议从水土资源联合配置、立体水网构建、精准水沙调控和智慧监管体系完善等4个方面系统应对黄河流域水问题。
【文章来源】:人民黄河. 2020,42(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黄河流域水问题及成因诊断
1.1 水沙关系不协调,水患灾害频发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竞争性用水矛盾突出
1.3 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退化与水环境恶化严重
1.4 水土资源空间不匹配,水量分配方案适应性降低
2 黄河流域水问题发展的新态势
2.1 来水来沙锐减但时空减幅不同步,水沙调控面临新问题
2.2 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势在必行,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2.3 上下游湿地退化,中游生态退化与过度生态修复并存
2.4 气候变化导致水土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不确定性加剧
3 黄河流域水问题的症结
3.1 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互为边界,未能融合两者的互馈作用
3.2 以“河-湖-库”为核心的“点-线”结合方式进行水资源调配,未能融合坡面与河道之间的水力联系
3.3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分离管控,未能融合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4 黄河流域水问题综合应对
4.1 总体思路
4.2 关键任务
(1)水土资源联合配置。
(2)立体水网构建。
(3)精准水沙调控。
(4)智慧监管体系完善。
5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河川基流时空变化及其对水土保持响应[J]. 韩鹏,王艺璇,李岱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0(03)
[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战略思考[J]. 张金良. 人民黄河. 2020(04)
[3]全球治水模式思辨与发展展望[J]. 严登华,王浩,周梦,秦天玲. 水资源保护. 2020(03)
[4]黄河泥沙研究重大科技进展及趋势[J]. 江恩慧.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01)
[5]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调整研究[J]. 贾绍凤,梁媛. 资源科学. 2020(01)
[6]黄河中游日和年输沙率-流量关系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J]. 王冰洁,李二辉,王彦君,张世彦,傅旭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7]新时期治黄方略初探[J]. 王浩,赵勇. 水利学报. 2019(11)
[8]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谈[J]. 徐宗学,李文家,韩宇平,吴漫,朱小勇,万金红,翟家齐,王纪坤. 人民黄河. 2019(11)
[9]黄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的空间格局研究[J]. 周帅,王义民,畅建霞,郭爱军,李紫妍. 水利学报. 2019(10)
[10]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利支撑保障的初步思考[J]. 赵钟楠,张越,李原园,袁勇,田英.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02)
本文编号:2987500
【文章来源】:人民黄河. 2020,42(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黄河流域水问题及成因诊断
1.1 水沙关系不协调,水患灾害频发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竞争性用水矛盾突出
1.3 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退化与水环境恶化严重
1.4 水土资源空间不匹配,水量分配方案适应性降低
2 黄河流域水问题发展的新态势
2.1 来水来沙锐减但时空减幅不同步,水沙调控面临新问题
2.2 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势在必行,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2.3 上下游湿地退化,中游生态退化与过度生态修复并存
2.4 气候变化导致水土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不确定性加剧
3 黄河流域水问题的症结
3.1 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互为边界,未能融合两者的互馈作用
3.2 以“河-湖-库”为核心的“点-线”结合方式进行水资源调配,未能融合坡面与河道之间的水力联系
3.3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分离管控,未能融合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4 黄河流域水问题综合应对
4.1 总体思路
4.2 关键任务
(1)水土资源联合配置。
(2)立体水网构建。
(3)精准水沙调控。
(4)智慧监管体系完善。
5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河川基流时空变化及其对水土保持响应[J]. 韩鹏,王艺璇,李岱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0(03)
[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战略思考[J]. 张金良. 人民黄河. 2020(04)
[3]全球治水模式思辨与发展展望[J]. 严登华,王浩,周梦,秦天玲. 水资源保护. 2020(03)
[4]黄河泥沙研究重大科技进展及趋势[J]. 江恩慧.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01)
[5]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调整研究[J]. 贾绍凤,梁媛. 资源科学. 2020(01)
[6]黄河中游日和年输沙率-流量关系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J]. 王冰洁,李二辉,王彦君,张世彦,傅旭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7]新时期治黄方略初探[J]. 王浩,赵勇. 水利学报. 2019(11)
[8]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谈[J]. 徐宗学,李文家,韩宇平,吴漫,朱小勇,万金红,翟家齐,王纪坤. 人民黄河. 2019(11)
[9]黄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的空间格局研究[J]. 周帅,王义民,畅建霞,郭爱军,李紫妍. 水利学报. 2019(10)
[10]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利支撑保障的初步思考[J]. 赵钟楠,张越,李原园,袁勇,田英.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02)
本文编号:2987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98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