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土质边坡蠕变状态下加固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20 08:16
本文以锦屏水电站某营地后边坡为例,在营地场平开挖施工导致后边坡蠕变后,通过地质勘探、监测资料分析,明确了边坡深覆盖层地质条件及潜在滑移面。结合高土质边坡、营地生活区及现场地形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规范要求、边坡高度及失稳模式,将营地后边坡进行分区,分别选取了合适的设计标准,遵循"固脚、强腰、锁头、排水"分层支护及全面治理的加固原则,采取锚筋桩贴坡挡墙加锚索、框格梁加锚索及地表截排水的加固设计方法。加固措施完成后,通过毕肖普法(Bishop)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结合监测数据收敛情况表明,加固后的边坡整体稳定,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水电站设计. 2020,36(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边坡坡脚开挖后裂缝分布
根据测斜数据显示:边坡在深度16 m处存在错动,与滑移模式(1)深度对应。在变形体范围内,选取1个代表性剖面进行二维平面极限平衡稳定分析,主要滑移模式见图2。2.2 稳定分析方法
因削坡方案对边坡开挖扰动大,雨季会加剧边坡变形;抗滑桩方案投资大。综合对比后,遵循“固脚、强腰、锁头、排水”分层支护及全面治理的加固原则,将边坡分布下部(A区)、中部(B区)、上部(C区)选择“地表截排水+坡面框格梁(锚筋桩贴坡混凝土挡墙)锚索”加固方式。边坡治理范围根据工程范围区、边坡变形特征和地形特征综合确定。边坡治理方案平面布置及典型剖面加固方案示意见图3~4。图4 典型剖面加固方案示意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D]. 邱香港.福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2495
【文章来源】:水电站设计. 2020,36(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边坡坡脚开挖后裂缝分布
根据测斜数据显示:边坡在深度16 m处存在错动,与滑移模式(1)深度对应。在变形体范围内,选取1个代表性剖面进行二维平面极限平衡稳定分析,主要滑移模式见图2。2.2 稳定分析方法
因削坡方案对边坡开挖扰动大,雨季会加剧边坡变形;抗滑桩方案投资大。综合对比后,遵循“固脚、强腰、锁头、排水”分层支护及全面治理的加固原则,将边坡分布下部(A区)、中部(B区)、上部(C区)选择“地表截排水+坡面框格梁(锚筋桩贴坡混凝土挡墙)锚索”加固方式。边坡治理范围根据工程范围区、边坡变形特征和地形特征综合确定。边坡治理方案平面布置及典型剖面加固方案示意见图3~4。图4 典型剖面加固方案示意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D]. 邱香港.福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2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04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