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生态基流时空分异特征及保障率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4 14:26
以渭河为研究对象,依据渭河干流北道、林家村、魏家堡、咸阳、临潼、华县6个主要断面1971-2014年的水文实测资料,基于河流典型生态环境特征划分河流生态类型,并对其生态基流量进行优化计算,在此基础上揭示渭河生态基流时空分异特征及生态基流保障率。结果表明:选取北道、林家村、魏家堡、咸阳、临潼、华县断面枯水期的最小值作为相应断面的生态基流量推荐值,分别为5. 68、2. 51、11. 39、25. 33、77. 26和61. 86 m3/s;从时间变化看,各断面生态基流年内最大值均集中在汛期(7-9月),最小值集中在枯水期(12-次年3月)。除汛期外,各断面的生态基流月均值变化轨迹整体一致,各断面生态基流除8月与1、2、3、4、6、10、11、12月差异不显著(P>0. 05)外,其余各月两两之间差异均显著(P <0. 05);从空间分布来看,林家村断面1月生态基流量最小,华县断面8月生态基流量最大,体现出渭河上游生态基流量不足而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的生态环境特征;生态基流量总体上呈上游低下游高的特征,除魏家堡和华县断面月均生态基流量差异不显著(P> 0. 05)外,其余各断...
【文章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0,31(03)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渭河流域水系及主要水文站分布图
进一步分析图5可知,北道断面最低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为33.33%,林家村断面最低为35.12%,魏家堡断面最低为5.38%,即每月仅2 d能够满足生态基流的要求,咸阳断面最低为9.68%,即每月只有3 d能够满足生态基流的要求,而临潼和华县断面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最低为0。其中林家村断面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相对最高,平均保障率为66.51%,整体趋势相比其他断面差别较大,其中1、4和12月份比汛期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高,可能是渭河林家村河段上游宝鸡峡引渭农田灌溉工程无规律、大范围的引水所致。究其根源,人为活动影响占主导作用。林家村断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量短缺,近年来降水量的减少导致渭河来水量减少,1年中最多有4个月处于断流状态,主要集中在2、3和5月,因此建议从外流域调水以保证河道不断流,从而保护该河段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如鲤鱼、鲫鱼和鲇鱼[36]。北道断面位于城镇附近,受人为活动影响更大,相比林家村生态基流量月的保障率较低。魏家堡、咸阳断面周围工业企业较多,目前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均为劣Ⅴ类水,河流生态环境功能遭受破坏,应考虑整改周围企业生产环境状况以及对魏家堡水电站发电引水运行进行优化调度,加大枯水期断面下泄水量。临潼、华县断面处于渭河下游,需要同时承接来自上游及支游的泥沙含量,因此河道泥沙淤积严重。为阻止下游淤积情况恶化,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输沙水量,但输沙需水量常常难以满足,出现了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最低为0的情况,针对该情况应考虑引江济渭入黄调水工程的受水需求,以满足渭河下游的供水目标,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图5 渭河各断面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
渭河各断面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麦穗鱼生境模拟的渭河宝鸡段生态基流估算[J]. 侯昕玥,徐宗学,任梅芳,殷旭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2]黄河鲤鱼研究进展[J]. 徐丽敏,刘红云,刘四凤,张亚芳,赵海鹏,刘雪晴,刘冰许.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5)
[3]我国河流生态基流理论研究回顾[J]. 陈昂,隋欣,廖文根,陈凯麒.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6(06)
[4]生态基流研究:进展与挑战[J]. 徐宗学,武玮,于松延. 水力发电学报. 2016(04)
[5]渭河关中段水污染状况与防治对策[J]. 李英杰,张振文,王亚萍,张倩,张蓓. 人民黄河. 2015(06)
[6]黄河陕西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J]. 王益昌,李维平,侯淑敏,问思恩. 淡水渔业. 2015(02)
[7]渭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J]. 武玮,徐宗学,殷旭旺,于松延.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5)
[8]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估算方法评述[J]. 靳美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05)
[9]渭河下游悬移质全沙水流挟沙力公式研究[J]. 冯普林,马雪妍,李茜,王灵灵. 人民黄河. 2012(09)
[10]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量估算研究[J]. 武玮,徐宗学,左德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10)
本文编号:3118205
【文章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0,31(03)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渭河流域水系及主要水文站分布图
进一步分析图5可知,北道断面最低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为33.33%,林家村断面最低为35.12%,魏家堡断面最低为5.38%,即每月仅2 d能够满足生态基流的要求,咸阳断面最低为9.68%,即每月只有3 d能够满足生态基流的要求,而临潼和华县断面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最低为0。其中林家村断面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相对最高,平均保障率为66.51%,整体趋势相比其他断面差别较大,其中1、4和12月份比汛期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高,可能是渭河林家村河段上游宝鸡峡引渭农田灌溉工程无规律、大范围的引水所致。究其根源,人为活动影响占主导作用。林家村断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量短缺,近年来降水量的减少导致渭河来水量减少,1年中最多有4个月处于断流状态,主要集中在2、3和5月,因此建议从外流域调水以保证河道不断流,从而保护该河段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如鲤鱼、鲫鱼和鲇鱼[36]。北道断面位于城镇附近,受人为活动影响更大,相比林家村生态基流量月的保障率较低。魏家堡、咸阳断面周围工业企业较多,目前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均为劣Ⅴ类水,河流生态环境功能遭受破坏,应考虑整改周围企业生产环境状况以及对魏家堡水电站发电引水运行进行优化调度,加大枯水期断面下泄水量。临潼、华县断面处于渭河下游,需要同时承接来自上游及支游的泥沙含量,因此河道泥沙淤积严重。为阻止下游淤积情况恶化,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输沙水量,但输沙需水量常常难以满足,出现了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最低为0的情况,针对该情况应考虑引江济渭入黄调水工程的受水需求,以满足渭河下游的供水目标,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图5 渭河各断面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
渭河各断面生态基流量月保障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麦穗鱼生境模拟的渭河宝鸡段生态基流估算[J]. 侯昕玥,徐宗学,任梅芳,殷旭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2]黄河鲤鱼研究进展[J]. 徐丽敏,刘红云,刘四凤,张亚芳,赵海鹏,刘雪晴,刘冰许.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5)
[3]我国河流生态基流理论研究回顾[J]. 陈昂,隋欣,廖文根,陈凯麒.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6(06)
[4]生态基流研究:进展与挑战[J]. 徐宗学,武玮,于松延. 水力发电学报. 2016(04)
[5]渭河关中段水污染状况与防治对策[J]. 李英杰,张振文,王亚萍,张倩,张蓓. 人民黄河. 2015(06)
[6]黄河陕西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J]. 王益昌,李维平,侯淑敏,问思恩. 淡水渔业. 2015(02)
[7]渭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J]. 武玮,徐宗学,殷旭旺,于松延.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5)
[8]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估算方法评述[J]. 靳美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05)
[9]渭河下游悬移质全沙水流挟沙力公式研究[J]. 冯普林,马雪妍,李茜,王灵灵. 人民黄河. 2012(09)
[10]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量估算研究[J]. 武玮,徐宗学,左德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10)
本文编号:3118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1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