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跨境水资源合作——以中哈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8 13:10
中哈两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跨境水资源的需求愈加强烈。面向中哈跨境流域的水安全问题,研究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的现实基础、面临瓶颈以及突破机制。从合作历程、自然条件、发展需求等方面分析了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的现实基础;从气候条件变化、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现有框架协议、双方利益诉求差异、管理机构职能局限等方面剖析了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面临的瓶颈因素;从构建联合开发与管理机制、构建协商谈判机制、构建生态保护机制、构建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瓶颈突破的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3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现状评述
二、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从合作历程看,两国已在政治互信基础上推进政府高层合作
(二)从自然因素看,两国对跨境水资源的强依存度成为双方合作动力
1.两国跨境河流具有相对丰沛的水资源
2.两国对跨境水资源均具有强依存度
3.加强合作将促进双方对跨境水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三)从发展需求看,两国战略互补为跨境水资源合作奠定了基础
1.两国战略互补性为开展跨境水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2.两国频繁的贸易往来为跨境水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3.上合组织可以为两国跨境水资源合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面临的主要瓶颈
(一)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双方催生对水量安全的忧患意识
(二)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使双方形成先占先用的博弈心理
(三)现有框架协议使双方在流域治理机制共建方面协调难度依然很大
(四)双方利益诉求的差异会影响两国跨境水资源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管理机构职能的局限性影响两国跨境水资源合作向纵深推进
四、完善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机制
(一)构建中哈跨境水资源联合开发与管理机制
1.基于流域整体利益构建跨境河流水命运共同体
2.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制定两国长期合作战略规划
3.完善中哈两国跨境水资源合作相关法律制度及协议公约
(二)构建中哈跨境水资源协商谈判机制
1.对已建立的机构或机制适时提档升级
2.重视非官方协商渠道的辅助性作用
(三)构建中哈跨境水资源生态保护机制
1.建立跨境水资源污染防治相关制度
2.建立流域环境问题第三方评估制度
3.构建跨境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四)构建中哈跨境水资源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
1.建立气候变化监测与预警系统
2.建立水灾害预警与紧急应对机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河流流域组织研究述评与展望[J]. 张亦弛,曹辉,陈江龙,郑力源,安昭,黄丹奎. 热带地理. 2019(06)
[2]“安全化”与“去安全化”:中哈跨界河流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李兴,耿捷. 国外理论动态. 2019(11)
[3]构建“水安全命运共同体”——从博弈到共享的跨境水资源分配[J]. 吴凤平,谭东升.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06)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哈跨界水资源合作问题[J]. 郑晨骏. 太平洋学报. 2018(05)
[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中哈跨界河流合作利用面临的难题及对策[J]. 郝少英.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7(03)
[6]南亚地区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跨境合作[J]. S.普理查德,王子昂. 水利水电快报. 2017(04)
[7]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J]. 何大明,刘恒,冯彦,倪广恒,孔令杰,龙爱华,张长春. 水科学进展. 2016(06)
[8]冲突抑或合作:跨国河流水治理的路径和机制[J]. 李昕蕾.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01)
[9]哈萨克斯坦跨国界河流管理国家战略分析[J]. 涂莹燕,李菲.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06)
[10]哈萨克斯坦跨界河流国际合作问题[J]. 邓铭江. 干旱区地理. 2012(03)
博士论文
[1]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方法研究[D]. 李奔.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能源合作研究[D]. 白雪.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中哈跨界河流水资源利用合作的法律问题研究[D]. 邱月.新疆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45529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3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现状评述
二、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从合作历程看,两国已在政治互信基础上推进政府高层合作
(二)从自然因素看,两国对跨境水资源的强依存度成为双方合作动力
1.两国跨境河流具有相对丰沛的水资源
2.两国对跨境水资源均具有强依存度
3.加强合作将促进双方对跨境水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三)从发展需求看,两国战略互补为跨境水资源合作奠定了基础
1.两国战略互补性为开展跨境水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2.两国频繁的贸易往来为跨境水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3.上合组织可以为两国跨境水资源合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面临的主要瓶颈
(一)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双方催生对水量安全的忧患意识
(二)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使双方形成先占先用的博弈心理
(三)现有框架协议使双方在流域治理机制共建方面协调难度依然很大
(四)双方利益诉求的差异会影响两国跨境水资源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管理机构职能的局限性影响两国跨境水资源合作向纵深推进
四、完善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机制
(一)构建中哈跨境水资源联合开发与管理机制
1.基于流域整体利益构建跨境河流水命运共同体
2.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制定两国长期合作战略规划
3.完善中哈两国跨境水资源合作相关法律制度及协议公约
(二)构建中哈跨境水资源协商谈判机制
1.对已建立的机构或机制适时提档升级
2.重视非官方协商渠道的辅助性作用
(三)构建中哈跨境水资源生态保护机制
1.建立跨境水资源污染防治相关制度
2.建立流域环境问题第三方评估制度
3.构建跨境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四)构建中哈跨境水资源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
1.建立气候变化监测与预警系统
2.建立水灾害预警与紧急应对机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河流流域组织研究述评与展望[J]. 张亦弛,曹辉,陈江龙,郑力源,安昭,黄丹奎. 热带地理. 2019(06)
[2]“安全化”与“去安全化”:中哈跨界河流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李兴,耿捷. 国外理论动态. 2019(11)
[3]构建“水安全命运共同体”——从博弈到共享的跨境水资源分配[J]. 吴凤平,谭东升.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06)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哈跨界水资源合作问题[J]. 郑晨骏. 太平洋学报. 2018(05)
[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中哈跨界河流合作利用面临的难题及对策[J]. 郝少英.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7(03)
[6]南亚地区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跨境合作[J]. S.普理查德,王子昂. 水利水电快报. 2017(04)
[7]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J]. 何大明,刘恒,冯彦,倪广恒,孔令杰,龙爱华,张长春. 水科学进展. 2016(06)
[8]冲突抑或合作:跨国河流水治理的路径和机制[J]. 李昕蕾.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01)
[9]哈萨克斯坦跨国界河流管理国家战略分析[J]. 涂莹燕,李菲.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06)
[10]哈萨克斯坦跨界河流国际合作问题[J]. 邓铭江. 干旱区地理. 2012(03)
博士论文
[1]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方法研究[D]. 李奔.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能源合作研究[D]. 白雪.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中哈跨界河流水资源利用合作的法律问题研究[D]. 邱月.新疆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45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4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