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4:17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愿望,要想实现这一愿望,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膨胀,与水有关的问题日益加剧,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转变水资源现有的利用方式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探讨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途径和手段,对缓解区域水资源问题、充分发挥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外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多集中在推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水资源的可持续评价、管理、规划和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而国内则集中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关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领域。本文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入手,系统阐述水资源定义、可持续发展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考虑重庆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资源利用等实际情况,利用频度分析法初选指标,再结合指标筛选原则并咨询专家意见,最终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组成的,包括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的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制定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5级评价...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体系
2.1 水资源的定义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2.2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2.3 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
2.3.1 水资源复合系统组成
2.3.2 水资源复合系统特性
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第3章 重庆市基本概况
3.1 自然地理
3.1.1 地理地势
3.1.2 河流水系
3.2 社会概况
3.3 经济现状
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第4章 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目的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筛选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评价标准的确定
4.4 评价方法设计
4.5 实例研究
第5章 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5.1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及其运行管理,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5.2 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节水型产业
5.3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
5.4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有效防治水污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面积关联决策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J]. 陈继光. 节水灌溉. 2015(07)
[2]基于粗糙集和突变级数法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王壬,陈兴伟,陈莹,李孝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05)
[3]熵值赋权的改进思路探讨[J]. 韩新华,马春爱. 会计之友. 2013(31)
[4]重庆市城区水库饮用水源水质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J]. 王爱雯.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05)
[5]基于改进熵值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 李景刚,张效军,高艳梅,臧俊梅.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04)
[6]基于GRNN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云南文山州为例[J]. 崔东文,郭荣. 人民长江. 2012(05)
[7]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 赵晓梅,盖美. 水资源研究. 2010(02)
[8]基于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任政,郝振纯. 水电能源科学. 2009(03)
[9]郑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糊综合评价[J]. 雷宏军,刘鑫,徐建新,王振雨,杨天祥. 灌溉排水学报. 2008(02)
[10]主成分分析法中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J]. 纪荣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博士论文
[1]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魏玲玲.石河子大学 2014
[2]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应用研究[D]. 冯宝平.河海大学 2004
[3]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张仁田.河海大学 2004
[4]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 宋松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WPI模型的重庆市水资源安全研究初探[D]. 舒瑞琴.重庆师范大学 2014
[2]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马雪倩.东北农业大学 2013
[3]基于DPSIR模型的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殷丽.济南大学 2013
[4]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王伟.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基于DPSIR模型的东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杜焕.山东师范大学 2012
[6]严重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钟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7]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 刘丹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8]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周胜明.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7714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体系
2.1 水资源的定义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2.2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2.3 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
2.3.1 水资源复合系统组成
2.3.2 水资源复合系统特性
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第3章 重庆市基本概况
3.1 自然地理
3.1.1 地理地势
3.1.2 河流水系
3.2 社会概况
3.3 经济现状
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第4章 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目的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筛选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评价标准的确定
4.4 评价方法设计
4.5 实例研究
第5章 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5.1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及其运行管理,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5.2 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节水型产业
5.3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
5.4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有效防治水污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面积关联决策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J]. 陈继光. 节水灌溉. 2015(07)
[2]基于粗糙集和突变级数法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王壬,陈兴伟,陈莹,李孝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05)
[3]熵值赋权的改进思路探讨[J]. 韩新华,马春爱. 会计之友. 2013(31)
[4]重庆市城区水库饮用水源水质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J]. 王爱雯.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05)
[5]基于改进熵值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 李景刚,张效军,高艳梅,臧俊梅.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04)
[6]基于GRNN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云南文山州为例[J]. 崔东文,郭荣. 人民长江. 2012(05)
[7]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 赵晓梅,盖美. 水资源研究. 2010(02)
[8]基于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任政,郝振纯. 水电能源科学. 2009(03)
[9]郑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糊综合评价[J]. 雷宏军,刘鑫,徐建新,王振雨,杨天祥. 灌溉排水学报. 2008(02)
[10]主成分分析法中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J]. 纪荣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博士论文
[1]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魏玲玲.石河子大学 2014
[2]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应用研究[D]. 冯宝平.河海大学 2004
[3]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张仁田.河海大学 2004
[4]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 宋松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WPI模型的重庆市水资源安全研究初探[D]. 舒瑞琴.重庆师范大学 2014
[2]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马雪倩.东北农业大学 2013
[3]基于DPSIR模型的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殷丽.济南大学 2013
[4]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王伟.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基于DPSIR模型的东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杜焕.山东师范大学 2012
[6]严重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钟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7]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 刘丹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8]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周胜明.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7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4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