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耗水视角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支撑流域调水规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11:06
  为科学地评价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耗水视角下水资源支撑的最大经济规模和最大人口规模指标,构建了考虑流域节水、调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判模型。以汉江流域为例,分别对流域不同水平年、不同调水规模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2020年、2030年规划水平年,流域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调出水量95亿m3、引汉济渭工程调出水量10亿m3后,流域水资源不仅仍能维持本流域发展,还能向外流域调出的最大水量分别为19.7亿m3和15.6亿m3。然而,2030年加大调水规模,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出水量130亿m3后,流域水资源不足以维持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外流域补水。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考虑耗水因素的水资源承载系统序参量,建立协调度评估模型,以汉江流域襄阳地区为例从宏观层面评估水资源支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襄阳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协调态势在2011—2017年间由较不协调逐步发展为基本协调,在考虑节水情况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整体趋于良性发展... 

【文章来源】: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37(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耗水视角下流域支撑调水规模水资源承载能力评判模型
    2.1 考虑流域节水、调水的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计算
    2.2 考虑流域节水、调水的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计算
    2.3 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流域调水规模评判
3 汉江流域支撑远期调水规模分析
    3.1 不同水平年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3.2 不同调水情景下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3.2.1 2020年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3.2.2 2030年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4 水资源支撑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估
5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分析[J]. 刘志明,周真中,王永强,洪晓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09)
[2]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方法[J]. 金菊良,沈时兴,郦建强,崔毅,吴成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3]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宜昌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J]. 常文娟,刘建波,马海波.  节水灌溉. 2018(01)
[4]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探析:定义内涵与科学问题[J]. 王建华,姜大川,肖伟华,陈琰,胡鹏.  水利学报. 2017(12)
[5]协同学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姚娜,陈方,甘升伟,胡彩虹.  水文. 2017(06)
[6]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总结与再思考[J]. 左其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7(03)
[7]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 李允洁,吕惠进,卜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12)
[8]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西安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邢旭光,史文娟,张译丹,谢金宇.  水文. 2013(02)
[9]长江流域不同行业耗水率初步研究[J]. 邓宇杰,肖昌虎,严浩,李庆航.  人民长江. 2011(18)
[10]调水工程对区域产业用水系统协调性影响研究[J]. 常文娟,梁忠民,冯晓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05)



本文编号:3149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49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f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