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水系连通性的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1-04-21 07:15
  水系连通指标是分析和评价连通性的关键。本文基于水系连通性的内涵、分析模式和连通机理,从河流边界、水流、泥沙、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河道(湖库)连通指标;根据连通指标的基本含义、计算过程和层次属性,将连通指标分为基本指标、过渡指标和功能指标,建立了水系连通性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针对黄河下游河道的特点,建立了河道连通性的评价模型,对近几十年黄河下游河道连通性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河道连通性在1959年前为优等状态,1960年至1985年期间基本处于中等以上状态,1986至1990年代末由状态迅速恶化为差的状态,2000年以后河道连通性又逐渐恢复变为优良状态。 

【文章来源】:水利学报. 2020,51(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连通性的城镇水系规划研究[J]. 李普林,陈菁,孙炳香,肖晨光,陈睿东.  人民黄河. 2018(01)
[2]平原河网区水系连通改善水环境效果评估[J]. 崔广柏,陈星,向龙,张其成,许钦.  水利学报. 2017(12)
[3]河湖水系连通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符传君,陈成豪,李龙兵,李丽.  水力发电. 2016(07)
[4]基于城市水功能需求的水系连通指标阈值研究[J]. 窦明,靳梦,张彦,李桂秋.  水利学报. 2015(09)
[5]感潮河湖水系连通水环境改善效果评价[J]. 高强,唐清华,孟庆强.  人民长江. 2015(15)
[6]河湖水系连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Ⅰ——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 冯顺新,李海英,李翀,王俊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04)
[7]城市水系连通性评价体系研究[J]. 孟祥永,陈星,陈栋一,张其成,朱引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8]城市化对水系连通功能影响评价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 靳梦,窦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3(12)
[9]黄河下游河型转换及弯曲变化机理[J]. 陈绪坚,陈清扬.  泥沙研究. 2013(01)
[10]黄河下游输沙量的沿程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J]. 吴保生,张原锋.  泥沙研究. 2007(01)

博士论文
[1]冲积河流水系连通性机理与预测评价模型[D]. 陈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

硕士论文
[1]黄河水沙变异及其对下游河道连通性的影响[D]. 陈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



本文编号:3151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51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9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