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下游荆江河段悬沙浓度垂线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14:23
三峡大坝修建后,大坝下游河道水流中的泥沙输移处于严重的次饱和状态,悬移质泥沙的垂线浓度分布呈现出近底拖尾的新现象,常常造成垂线平均的不饱和参数计算值偏小,甚至出现超饱和的假象,干扰水利工程设计,需要深入分析研究。在搜集整理了三峡建坝前后1986-2013年荆江河段沙市和监利两水文站的实测悬沙垂线分布数据基础上,探讨了三峡工程坝下游河段悬移质泥沙的不饱和输沙特性。实测资料表明,三峡大坝修建后,河道次饱和状态下的细颗粒泥沙缺乏补给,不能满足扬动条件的粗颗粒泥沙在悬沙中比例增大可能是浓度分布近底出现拖尾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章来源】:泥沙研究. 2020,4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建坝前后的典型悬移质泥沙垂线分布
3.2 不饱和系数与悬浮指标的关系
3.3 不同不饱和系数条件下泥沙的悬浮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下游近坝河段冲淤分布特征及成因[J]. 罗方冰,陈迪,郭怡,孙昭华. 泥沙研究. 2019(03)
[2]Empir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vertical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re-suspended, sediment-associated contaminants[J]. H.W.Zhu,P.D.Cheng,W.Li,J.H.Chen,Y.Pang,D.Z.W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17(05)
[3]三峡水库下游河道冲刷粗化研究[J]. 耿旭,毛继新,陈绪坚. 泥沙研究. 2017(05)
[4]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崩退过程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张翼,夏军强,宗全利,许全喜. 泥沙研究. 2015(03)
[5]不平衡输沙含沙量垂线分布研究[J]. 韩其为,陈绪坚,薛晓春. 水科学进展. 2010(04)
本文编号:3157518
【文章来源】:泥沙研究. 2020,4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建坝前后的典型悬移质泥沙垂线分布
3.2 不饱和系数与悬浮指标的关系
3.3 不同不饱和系数条件下泥沙的悬浮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下游近坝河段冲淤分布特征及成因[J]. 罗方冰,陈迪,郭怡,孙昭华. 泥沙研究. 2019(03)
[2]Empir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vertical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re-suspended, sediment-associated contaminants[J]. H.W.Zhu,P.D.Cheng,W.Li,J.H.Chen,Y.Pang,D.Z.W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17(05)
[3]三峡水库下游河道冲刷粗化研究[J]. 耿旭,毛继新,陈绪坚. 泥沙研究. 2017(05)
[4]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崩退过程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张翼,夏军强,宗全利,许全喜. 泥沙研究. 2015(03)
[5]不平衡输沙含沙量垂线分布研究[J]. 韩其为,陈绪坚,薛晓春. 水科学进展. 2010(04)
本文编号:3157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5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