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刁窝小流域综合规划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刁窝小流域综合规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模式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经验。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治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1)生态保护和农民利益冲突;(2)后期管护不到位;(3)新技术应用不够;(4)农民参与少等。本文在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和措施体系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以刁窝小流域为例进行综合规划,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民众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认识,改善刁窝小流域的流域生态环境,同时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刁窝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过程经过资料搜集、前期调查、数据分析、规划设计四个阶段,综合治理规划项目区共划分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三个功能区。其中生态修复区设置封禁护栏36000m,封禁标牌5块:生态治理区整修梯田8000m,新建树盘6000个,挡土墙1500m,护坡600m,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一处,村庄美化植树4400株;生态保护区清理沟道45000m3,新建防护坝750m。经过系统分析,规划治理完成后,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可达80%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40%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提高;林果种植业产量增加,农民人均增收330元/年。刁窝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研究过程中发现,小流域规划要注意生态保护和农民利益相结合,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入新技术以提高治理措施效益等。
【关键词】:小流域 综合治理 三道防线 规划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引言9-18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8
- 1.3.1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过程及现状10-11
- 1.3.2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现状11-13
- 1.3.3 小流域综合治理概述13-14
- 1.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概述14-15
- 1.3.5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15-18
- 2 刁窝小流域基本情况18-24
- 2.1 小流域定位18
- 2.1.1 平谷区地理位置18
- 2.1.2 小流域地理位置18
- 2.2 小流域自然资源状况18-20
- 2.2.1 气候、水文及水资源18
- 2.2.2 地质地貌18-19
- 2.2.3 土壤和植被19
- 2.2.4 水质及水量状况19-20
- 2.3 小流域社会经济状况20-22
- 2.3.1 人口20-21
- 2.3.2 产业结构21
- 2.3.3 土地利用21-22
- 2.4 水土流失和治理现状22-24
- 2.4.1 水土流失现状22
- 2.4.2 治理现状22-24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24-25
- 3.1 研究内容24
- 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4-25
- 4 刁窝小流域系统诊断分析25-35
- 4.1 小流域主导功能定位25
- 4.2 小流域防洪安全诊断25-31
- 4.3 小流域水资源诊断31
- 4.4 小流域土地资源诊断31-32
- 4.5 人居环境维护需求32-33
- 4.6 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防治目标诊断33-34
- 4.6.1 水土流失危害33
- 4.6.2 水土保持目标33-34
- 4.7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诊断34
- 4.8 小流域管理状况诊断34-35
- 5 刁窝小流域建设目标及功能分区35-43
- 5.1 建设目标35-36
- 5.1.1 建设的必要性35
- 5.1.2 目标35
- 5.1.3 设计依据35-36
- 5.2 功能区划分36-43
- 5.2.1 划分原则36-37
- 5.2.2 划分结果37-38
- 5.2.3 不同分区存在的问题38-43
- 6 治理措施分区布局43-45
- 6.1 生态修复区43
- 6.2 生态治理区43-44
- 6.3 生态保护区44-45
- 7 刁窝小流域治理措施布设45-57
- 7.1 生态修复区45
- 7.2 生态治理区45-52
- 7.2.1 梯田整修45-46
- 7.2.2 树盘46-47
- 7.2.3 挡土墙47-48
- 7.2.4 护坡48-49
- 7.2.5 生产道路49
- 7.2.6 垃圾处置49-50
- 7.2.7 污水处理50-52
- 7.2.8 村庄美化52
- 7.3 生态保护区52-57
- 7.3.1 沟(河)道清理整治53
- 7.3.2 防护坝53-55
- 7.3.3 库滨带55-57
- 8 小流域监测57-60
- 8.1 监测单位57
- 8.2 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57-58
- 8.3 监测网点布设和监测方法58-60
- 8.3.1 监测网点布设58
- 8.3.2 监测方法58-60
- 9 小流域后期管护60-61
- 9.1 小流域管护目标60
- 9.2 管护主体60
- 9.3 管护责任60-61
- 10 效益分析与评价61-63
- 10.1 生态效益61
- 10.2 社会效益61-62
- 10.3 经济效益62
- 10.4 综合减污效益62-63
- 11 结论及建议63-65
- 11.1 结论63
- 11.2 建议63-65
- 12 研究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69
- 个人简介69-70
- 导师简介70-71
- 校外导师简介71-72
- 致谢72-73
- 附件73-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流域综合规划严重滞后 水利部推进全面修编[J];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02期
2 ;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J];水利水电快报;2007年01期
3 矫勇;;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切实做好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J];中国水利;2007年03期
4 ;燕赵水讯[J];河北水利;2007年01期
5 任宪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做好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J];中国水利;2007年06期
6 张卫河;;山区小流域综合规划编制方法探讨[J];小水电;2007年02期
7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通过审查[J];水利水电快报;2007年12期
8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进展顺利[J];水利水电快报;2007年17期
9 ;四川启动流域综合规划解决水电“跑马圈河”[J];四川水力发电;2007年S2期
10 ;简讯[J];岩土力学;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斌;;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方法与经验[A];科学规划与用水安全——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C];2006年
2 文伏波;洪庆余;邱忠恩;黄建和;;修订《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的几点思考[A];第三届湖北省科技论坛气象分论坛暨2005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5年
3 刘变叶;;谈水资源的流域综合规划[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忆波;修编七大流域综合规划提上日程[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记者 张智吾;专家咨询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N];中国水利报;2007年
3 张磊 记者 郝彦鹏;我省启动《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N];河北日报;2007年
4 记者 徐清华;黄河流域综合规划要突出六个方面的重点[N];黄河报;2007年
5 记者 徐清华;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各专门机构成立[N];黄河报;2007年
6 记者 刘岚 通讯员 王敏;《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通过水利部审查[N];黄河报;2007年
7 记者 都潇潇;黄委正式启动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N];黄河报;2007年
8 记者 黄峰 通讯员 王敏 杨慧娟;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通过水利部审查[N];黄河报;2007年
9 记者 刘岚 黄峰 通讯员 王敏 张锁成;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N];黄河报;2007年
10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李国英;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新一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N];黄河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之恒;北京市刁窝小流域综合规划[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刁窝小流域综合规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7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