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渡槽横向地震响应特性分析及工程应用
本文关键词:大跨渡槽横向地震响应特性分析及工程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渡槽是调水工程中用以跨越障碍物而普遍采用的输水结构,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中兴建了一大批渡槽。由于其功能是输送水体,渡槽必须具有严格的防渗、防漏性能,若槽壳有一处损坏,可能致使绵延千里的输水线路陷入瘫痪。因此大型渡槽往往成为调水工程的控制性工程。然而,我国地震多发,大量渡槽兴建于高烈度地区,地震对渡槽的安全运作产生威胁,目前已有多座渡槽因地震而损毁、破坏。但渡槽抗震设计现仍无相关规范可依,忽略地震作用或计算不当,地震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围绕渡槽抗震计算而展开。渡槽抗震计算中,流固耦合动力计算是关键点,也是难点。由于沿水流方向,即纵向地震作用下,流固耦合作用不明显,因此重点研究横向地震作用下渡槽结构的流固耦合动力响应。为系统地研究渡槽抗震中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并为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回顾并总结了渡槽抗震及相关理论进展,并结合实际渡槽工程,分别采用反应谱法及时程分析,对常见的动水压力简化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对比分析。(2)借鉴与渡槽抗震计算中流固耦合机理相似的水塔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以流体耦合动力学的理论还原了水塔抗震规范中关于水平地震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加以修正使之适合渡槽横向水平地震力计算。(3)建立ALE流固耦合动力计算模型,由时程分析得出渡槽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并与之前的简化计算模型及本文提出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对比分析,论证简化模型及推荐公式的可靠性。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展望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大跨渡槽 流固耦合 横向地震 规范公式 ALE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312;TV67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流固耦合基本理论12-14
- 1.2.2 渡槽流固耦合动力分析现状14
- 1.3 研究目的14-15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15-17
- 第2章 动水压力简化计算17-35
- 2.1 Westergaard附加质量法简介17-20
- 2.2 Housner附加质量法20-28
- 2.2.1 脉冲压力的简化计算20-23
- 2.2.2 对流压力的简化计算23-28
- 2.3 渡槽抗震计算算例28-33
- 2.3.1 渡槽基本参数28-32
- 2.3.2 反应谱法计算地震力32-33
- 2.4 本章小结33-35
- 第3章 规则渡槽抗震计算建议公式35-63
- 3.1 渡槽横向抗震计算与水塔的相似性35-37
- 3.2 水塔的相关规范37-39
- 3.3 水塔抗震计算规范公式推导39-49
- 3.3.1 基本假定40
- 3.3.2 圆柱形水柜内动水压力一般解40-46
- 3.3.3 圆柱形水柜内动水压力反应谱解46-49
- 3.4 渡槽抗震计算推荐公式推导49-59
- 3.4.1 矩形槽壳内动水压力一般解49-54
- 3.4.2 矩形槽壳内动水压力反应谱解54-57
- 3.4.3 矩形槽壳内水体自振周期公式57-59
- 3.5 渡槽抗震计算推荐公式应用59-61
- 3.5.1 等效重量计算59
- 3.5.2 自振周期及地震影响系数计算59-60
- 3.5.3 地震力计算60-61
- 3.6 本章小结61-63
- 第4章 有限元建模分析63-81
- 4.1 ANSYS建模分析63-71
- 4.1.1 建模简介63-65
- 4.1.2 数据提取65-71
- 4.2 ADINA建模分析71-76
- 4.2.1 建模简介71-72
- 4.2.2 数据提取72-76
- 4.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76-79
- 4.3.1 反应谱法与时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76-78
- 4.3.2 本文推荐方法与时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78-79
- 4.4 本章小结79-81
- 结论81-83
- 参考文献83-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87-89
- 致谢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农,吴红华,楼梦麟;渡槽结构抗风可靠度分析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2 杜晓伟,陈淮,孙国钧;大型双槽渡槽动力特性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4期
3 魏建国,李红梅,刘爱军,牟纯儒,耿六成,刘东;m:河渡槽隔震结构模态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陈爱玖,解伟,李兴林;大型钢筋混凝土涵洞式渡槽静动力分析[J];灌溉排水;2002年03期
5 何萍;刘旭东;梁宏军;;新疆玛纳斯河渡槽重建设计[J];新疆水利;2002年05期
6 吴轶,莫海鸿,杨春;大型拱式U型薄壳渡槽结构的模态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赵顺波,张利梅,李树瑶,胡志远;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3年01期
8 郭培成;钢板活动渡槽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年06期
9 胡建平,刘亚莲;渡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年08期
10 金雨,乔勇;钢渡槽结构应用浅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亮;王博;徐建国;侯玉洁;;纵向地震动输入下的大型渡槽结构减振控制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彭辉;雷进生;;南水北调中线漕河渡槽结构地震动力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蒋林华;周晓明;徐宁;濮琦;储洪强;徐金霞;;钢筋混凝土渡槽耐久性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彭宣茂;刘宁;;大型渡槽结构整体抗震分析[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正农;吴红华;楼梦麟;;排架支承式渡槽自振特性的简化计算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6 王瑜波;袁文阳;;渡槽结构模型动力特性试验[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7 姜鹏;张燎军;;排架式渡槽风致响应的数值风洞试验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8 李遇春;张龙;;渡槽抗震计算若干问题的讨论与建议[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9 吴剑国;金伟良;张爱晖;王盛;;基于马氏链样本模拟的渡槽结构系统可靠度分析[A];2005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聂利英;殷玉梅;张雷;张燎军;;渡槽减隔震设计中橡胶支座竖向性能探讨[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赵洪亮;中线大流量渡槽技术研究获新成果[N];中国水利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毕鹏飞;三年 我们这样走过[N];中国水利报;2007年
3 记者 仇方迎邋通讯员 王怀民 蒋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流量渡槽技术难题攻克[N];科技日报;2007年
4 陈华;大型预应力U型薄壳渡槽施工技术创新[N];科技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苏冠群;科技创新助推建设又好又快[N];中国水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亮;大型渡槽结构半主动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云仓;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郑明燕;考虑SSI的减隔震简支桥梁(渡槽)建模及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4 徐建国;大型渡槽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大跨渡槽横向地震响应特性分析及工程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