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演化机理尖点突变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7 07:32
为减少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形成,控制事件影响,在分析高危作业施工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突发事件演化机理图;结合突变理论,将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作为控制变量、施工安全动态作为状态变量,构建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尖点突变模型。通过模型进一步分析事件形成过程,阐述分裂因子和正则因子在突发事件前、后的作用及事件演化轨迹,同时总结出安全作业(2种)、外因隐患作业、内因隐患作业、危险作业(2种)共6种施工安全状态,进而提出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控制措施、应急措施。研究表明:作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是避免突发事件形成的关键因素,管理人员的行为在事件发生前后极具影响力。该模型研究对水利工程领域中的高危作业安全保障作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探索。
【文章来源】: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3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突变的分析
2.1 突变理论发展应用
2.2 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风险影响因素
2.3 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演化机理
3 尖点突变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模型的构建
3.2 模型分析
4 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管控措施
4.1 预防措施
4.2 控制措施
4.3 应急措施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及Spearman秩次检验的基坑稳定性分析[J]. 李常茂,薛晓辉,刘盛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09)
[2]员工—组织对抗行为演化的突变与控制[J]. 姜凤珍,胡斌. 软科学. 2018(08)
[3]水电工程高危作业安全管理风险评价[J]. 江新,袁轩,陈乔峰,胡文佳,孙正熙. 人民长江. 2017(23)
[4]基于突变理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J]. 陈伟珂,武晓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5)
[5]施工高危作业人因风险分析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应用[J]. 孙开畅,李权,徐小峰,尹志伟. 水力发电学报. 2017(05)
[6]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人为因素重要度分析[J]. 孙开畅,徐小峰,张耀,岳汉东. 人民长江. 2016(09)
[7]水电工程高危作业风险影响因素的SEM模型[J]. 郑霞忠,望运龙,陈述,田丽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08)
[8]基于结构方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分析研究[J]. 吴鹏飞,孙开畅,田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4)
[9]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机理体系[J]. 亓菁晶,陈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05)
硕士论文
[1]高危作业施工危险因素分析与评价[D]. 徐璐.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一种水电工程高危作业安全评价实证方法的研究[D]. 白泽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07172
【文章来源】: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3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突变的分析
2.1 突变理论发展应用
2.2 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风险影响因素
2.3 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演化机理
3 尖点突变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模型的构建
3.2 模型分析
4 水利工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管控措施
4.1 预防措施
4.2 控制措施
4.3 应急措施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及Spearman秩次检验的基坑稳定性分析[J]. 李常茂,薛晓辉,刘盛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09)
[2]员工—组织对抗行为演化的突变与控制[J]. 姜凤珍,胡斌. 软科学. 2018(08)
[3]水电工程高危作业安全管理风险评价[J]. 江新,袁轩,陈乔峰,胡文佳,孙正熙. 人民长江. 2017(23)
[4]基于突变理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J]. 陈伟珂,武晓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5)
[5]施工高危作业人因风险分析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应用[J]. 孙开畅,李权,徐小峰,尹志伟. 水力发电学报. 2017(05)
[6]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人为因素重要度分析[J]. 孙开畅,徐小峰,张耀,岳汉东. 人民长江. 2016(09)
[7]水电工程高危作业风险影响因素的SEM模型[J]. 郑霞忠,望运龙,陈述,田丽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08)
[8]基于结构方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分析研究[J]. 吴鹏飞,孙开畅,田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4)
[9]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机理体系[J]. 亓菁晶,陈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05)
硕士论文
[1]高危作业施工危险因素分析与评价[D]. 徐璐.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一种水电工程高危作业安全评价实证方法的研究[D]. 白泽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07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0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