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一种新型小转弯半径TBM推进系统设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9 08:56
  针对目前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BM)转弯半径受限的问题,设计一种可实现TBM超小半径转弯的新型推进系统。首先,对该推进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建立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解析法对系统的运动学性能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设计负载,利用Adams计算工具对TBM刀盘系统破岩时推进系统油缸的运行工况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案设计的理论可行性;最后,将其应用于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进行搭载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搭载新型推进系统的TBM能够实现30 m小半径转弯的项目施工要求,满足实际工程应用性能指标。 

【文章来源】: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0,4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一种新型小转弯半径TBM推进系统设计与分析


0 油缸受力分布

示意图,推进系统,单位,主梁


开挖直径为3.5m的TBM分别采用凯式推进系统和主梁式推进系统,2种推进系统的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两者的刚性结构件(主梁/内外凯)长度均在10m左右。图2示出相同直径的TBM在R30m隧道中的转弯情况。由图2可以看出,当隧道转弯半径过小时可能导致主梁或内外凯与洞壁距离过近甚至干涉,同时由于主梁或外凯末端相对隧道轴线偏心距离过大,使后配套拖车与主梁呈现较大夹角,对管路布置和皮带机渣土转运均造成不利影响。此时,TBM主机的刚性结构段长度成为制约最小转弯半径的主要因素。图2 相同直径的TBM在R30m隧道中的转弯情况

示意图,推进系统,隧道,直径


相同直径的TBM在R30m隧道中的转弯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护盾TBM长距离小转弯半径步进始发技术对比研究与应用[J]. 顾大力,徐军杰,阳斌.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12)
[2]3-UPU并联机构的运动学仿真与分析[J]. 史晓娟,王高洋.  机床与液压. 2019(21)
[3]新型TBM推进机构力传递性能分析[J]. 李业,张静,章登超,王超飞.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8(05)
[4]挑战“亚洲第一难”小转弯半径TBM施工[J].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01)
[5]基于ADAMS与MATLAB的Stewart次镜平台联合仿真[J]. 梁凤超,谭爽,黄刚,康建兵,林喆,康晓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6]浅谈TBM支撑系统对小转弯半径的适应性设计[J]. 尹威华,潘守辰,张喜冬,张文艳.  建筑机械化. 2017(01)
[7]一种掘进机推进机构运动控制建模与仿真[J]. 王双华,王建伟.  机械传动. 2015(04)
[8]掘进装备推进机构载荷顺应性及其评价方法[J]. 徐尤南,刘辛军,汪劲松.  机械工程学报. 2014(21)
[9]基于雅可比矩阵条件数的并联机构参数优化[J]. 黄府,刘会议.  机械. 2012(12)
[10]Stewart 运动平台的雅可比矩阵条件数的研究[J]. 李维嘉.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7(11)



本文编号:3220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20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3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