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英水库大坝几个重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01:21
驮英水库坝址区岩体褶皱构造发育,岩层扭曲严重,层间软弱夹层发育,对坝型选择影响大。设计坝型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软岩开挖料能否作为堆石坝填筑料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工程地质问题。论述了对坝址区岩体褶皱构造、软弱夹层和软岩筑坝这3个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研究成果,解决了影响驮英水库大坝建设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
【文章来源】:广西水利水电. 2020,(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坝址褶皱发育图
在坝址右岸河边岩体出露较好位置实测了地质剖面,对每一岩层层面的位置、层面性质进行描述记录,并标注在实测剖面图上,可以清晰地反映软弱夹层在坝址岩体表面的发育情况和性质。实测地质剖面图见图2。3.1.2 勘探竖井
在坝址河岸边布置了一个勘探竖井,对河床位置软弱夹层发育情况进行研究,根据竖井揭露(勘探竖井深16.2 m,井口高程175.6 m),共发现有8层(编号nj1~nj8)两种类型软弱结构面。第一种(nj1~nj6)分别位于高程(以出露在上游壁深度为统计深度)174.4、173.2、171.1、169.3、167.9和167.3 m,为泥型,局部泥质夹岩屑、碎石,宽2~10 cm,产状N47°~65°E,NW∠43°~52°,主要发育在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中;第二种(nj07、nj08),高程分别为164.1 m和162.5 m,为岩屑夹泥型,岩屑夹0.5~1 cm灰黄色泥质物,见泥膜擦痕,宽2~10 cm,产状N52°~62°E,NW∠59°~60°,主要发育在砂岩与泥岩分界或粉砂质泥岩中,上述两种软弱结构面发育,间距0.5~2.4m。勘探竖井软弱夹层发育图见图3。3.1.3 勘探平硐
本文编号:3221721
【文章来源】:广西水利水电. 2020,(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坝址褶皱发育图
在坝址右岸河边岩体出露较好位置实测了地质剖面,对每一岩层层面的位置、层面性质进行描述记录,并标注在实测剖面图上,可以清晰地反映软弱夹层在坝址岩体表面的发育情况和性质。实测地质剖面图见图2。3.1.2 勘探竖井
在坝址河岸边布置了一个勘探竖井,对河床位置软弱夹层发育情况进行研究,根据竖井揭露(勘探竖井深16.2 m,井口高程175.6 m),共发现有8层(编号nj1~nj8)两种类型软弱结构面。第一种(nj1~nj6)分别位于高程(以出露在上游壁深度为统计深度)174.4、173.2、171.1、169.3、167.9和167.3 m,为泥型,局部泥质夹岩屑、碎石,宽2~10 cm,产状N47°~65°E,NW∠43°~52°,主要发育在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中;第二种(nj07、nj08),高程分别为164.1 m和162.5 m,为岩屑夹泥型,岩屑夹0.5~1 cm灰黄色泥质物,见泥膜擦痕,宽2~10 cm,产状N52°~62°E,NW∠59°~60°,主要发育在砂岩与泥岩分界或粉砂质泥岩中,上述两种软弱结构面发育,间距0.5~2.4m。勘探竖井软弱夹层发育图见图3。3.1.3 勘探平硐
本文编号:3221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2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