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澜湄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合作潜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14 04:27
澜沧江-湄公河(澜湄)流域南北跨越了25个纬度,流域上下游气候差异明显。同时遭遇干旱或湿润通常不利于上下游水资源合作,而水文气象条件正常或上下游间的干湿条件不一样时有利于缓解流域内的竞争性用水状况。为探究气候变化对澜湄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合作潜力的影响,基于普林斯顿降水数据集与全球气候模型预估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Copula函数计算了历史时期(1985—2016年)与未来时期(2021—2090年)澜湄流域上下游同时面临干旱、湿润以及干湿存在差异的发生概率。基于典型浓度路径RCP4.5和RCP8.5情景的预估结果显示与历史时期相比,未来时期澜湄流域在RCP4.5与RCP8.5情景下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遭遇同期湿润的概率在逐渐增大(最大达到199.5%),遭遇同期干旱的概率则在逐渐减少(最小达到-35.9%),而遭遇干湿差异时期的概率在所有时段均大幅减少(-53.1%~-42.5%)。未来澜湄流域上下游同期湿润概率的增加和遭遇干湿差异概率的减少预计将加大上下游面临水资源竞争的可能性,从而对澜湄流域各国家之间的水资源合作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研究可以为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策略的制...
【文章来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1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澜湄流域示意图
图3显示基于FGM Copula函数计算的1982—2016年澜湄流域上下游SPI-3的联合概率分布,该分布是上游SPI-3与下游SPI-3累积概率密度函数通过Copula函数连接后在二维空间中的联合展开。1982—2016年上下游地区遭遇同期干旱的概率为5.9%,遭遇同期湿润的概率为3.7%;上下游干湿差异的出现概率为9.6%,可见此时期上下游间的干湿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合作潜力。图3 1982—2016年澜湄流域上下游SPI-3联合概率分布的累积等值线
1982—2016年澜湄流域上下游SPI-3联合概率分布的累积等值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变化水文学:陆地水循环与全球变化[J]. 汤秋鸿.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3)
[2]“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的连锁效应[J]. 汤秋鸿,刘星才,周园园,王杰,运晓博.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11)
[3]青藏高原河川径流变化及其影响研究进展[J]. 汤秋鸿,兰措,苏凤阁,刘星才,孙赫,丁劲,王磊,冷国勇,张永强,桑燕芳,方海燕,张士锋,韩冬梅,刘小莽,贺莉,徐锡蒙,唐寅,Deliang Chen. 科学通报. 2019(27)
[4]气候变化情景下澜沧江流域极端洪水事件研究[J]. 王书霞,张利平,李意,佘敦先.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01)
[5]5种CMIP5模拟降水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评估[J]. 高峰,蔡万园,张玉虎,雷晓辉,夏富强.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6)
[6]CMIP5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降水模拟能力的评估[J]. 陈晓晨,徐影,许崇海,姚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03)
[7]澜沧江流域1951—2008年气候变化和2010—2099年不同情景下模式预估结果分析[J]. 刘波,肖子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03)
[8]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整体多目标利用研究[J]. 何大明,张家桢. 中国科学基金. 1996(03)
[9]澜沧江──湄公河水文特征分析[J]. 何大明.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5(01)
本文编号:3229066
【文章来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1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澜湄流域示意图
图3显示基于FGM Copula函数计算的1982—2016年澜湄流域上下游SPI-3的联合概率分布,该分布是上游SPI-3与下游SPI-3累积概率密度函数通过Copula函数连接后在二维空间中的联合展开。1982—2016年上下游地区遭遇同期干旱的概率为5.9%,遭遇同期湿润的概率为3.7%;上下游干湿差异的出现概率为9.6%,可见此时期上下游间的干湿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合作潜力。图3 1982—2016年澜湄流域上下游SPI-3联合概率分布的累积等值线
1982—2016年澜湄流域上下游SPI-3联合概率分布的累积等值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变化水文学:陆地水循环与全球变化[J]. 汤秋鸿.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3)
[2]“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的连锁效应[J]. 汤秋鸿,刘星才,周园园,王杰,运晓博.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11)
[3]青藏高原河川径流变化及其影响研究进展[J]. 汤秋鸿,兰措,苏凤阁,刘星才,孙赫,丁劲,王磊,冷国勇,张永强,桑燕芳,方海燕,张士锋,韩冬梅,刘小莽,贺莉,徐锡蒙,唐寅,Deliang Chen. 科学通报. 2019(27)
[4]气候变化情景下澜沧江流域极端洪水事件研究[J]. 王书霞,张利平,李意,佘敦先.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01)
[5]5种CMIP5模拟降水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评估[J]. 高峰,蔡万园,张玉虎,雷晓辉,夏富强.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6)
[6]CMIP5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降水模拟能力的评估[J]. 陈晓晨,徐影,许崇海,姚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03)
[7]澜沧江流域1951—2008年气候变化和2010—2099年不同情景下模式预估结果分析[J]. 刘波,肖子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03)
[8]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整体多目标利用研究[J]. 何大明,张家桢. 中国科学基金. 1996(03)
[9]澜沧江──湄公河水文特征分析[J]. 何大明.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5(01)
本文编号:3229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2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