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黄河上中游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趋势预测
发布时间:2021-06-19 09:00
水资源是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在人类活动及气候作用影响下,黄河上中游径流发生极大的变化,因此研究黄河径流变化特点及其预测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分配调控具有重要生产意义。对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1950—2018年径流量进行分析,通过M—K等方法分析了黄河上中游区径流量变化特征,并预测未来20年不同频率径流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上中游1950—2018年径流量呈极显著性减少趋势;黄河潼关水文站径流变化突变点位于1985年,减少趋势较之前显著增加;通过优化后的GM(1,1)模型对5%及95%频率径流量进行预测,表明未来20年的径流量变化为113.38~210.35亿m3,并持续减少趋于稳定;该优化模型对黄河潼关水文数据有较好的模拟结果,适用于频率优化后低递减水文长序列的预测。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概况
Pettitt检验结果表明,潼关水文站的径流年际过程变化的突变点位于1985年(图3)。图3表明,在99%信度水平下,突变点后1986—2018年期间平均流量(247.62亿m3)较突变点前1950—1984年期间(413.62亿m3)减少40.1%。图3 潼关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趋势Pettitt检验
潼关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趋势Pettitt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文频率计算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建议[J]. 宋松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02)
[2]频率曲线在荆江三口输沙量计算中的应用[J]. 代昌龙,代稳.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7(04)
[3]1919—2010年黄河上中游区径流量变化分析[J]. 李二辉,穆兴民,赵广举. 水科学进展. 2014(02)
[4]灰色系统理论GM(1,1)预测模型的应用[J]. 贾得海,曾建初.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5]参数和背景值同时优化的GM(1,1)模型[J]. 胡大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11)
[6]近60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赵广举,穆兴民,田鹏,王飞,高鹏. 资源科学. 2012(06)
[7]灰色模型GM(1,1)优化[J]. 罗党,刘思峰,党耀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03(08)
[8]黄河天然径流量年际变化过程分析[J]. 穆兴民,李靖,王飞,徐学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02)
[9]洪涝灾害的灰色预测[J]. 张善余,程胜余. 水文. 2000(02)
[10]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J]. 陈霁巍,穆兴民. 自然资源学报. 2000(01)
博士论文
[1]基于VAR模型的典型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降水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动态响应[D]. 赵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黄河中游水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 高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硕士论文
[1]松花江流域水沙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 宋小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本文编号:3237516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概况
Pettitt检验结果表明,潼关水文站的径流年际过程变化的突变点位于1985年(图3)。图3表明,在99%信度水平下,突变点后1986—2018年期间平均流量(247.62亿m3)较突变点前1950—1984年期间(413.62亿m3)减少40.1%。图3 潼关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趋势Pettitt检验
潼关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趋势Pettitt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文频率计算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建议[J]. 宋松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02)
[2]频率曲线在荆江三口输沙量计算中的应用[J]. 代昌龙,代稳.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7(04)
[3]1919—2010年黄河上中游区径流量变化分析[J]. 李二辉,穆兴民,赵广举. 水科学进展. 2014(02)
[4]灰色系统理论GM(1,1)预测模型的应用[J]. 贾得海,曾建初.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5]参数和背景值同时优化的GM(1,1)模型[J]. 胡大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11)
[6]近60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赵广举,穆兴民,田鹏,王飞,高鹏. 资源科学. 2012(06)
[7]灰色模型GM(1,1)优化[J]. 罗党,刘思峰,党耀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03(08)
[8]黄河天然径流量年际变化过程分析[J]. 穆兴民,李靖,王飞,徐学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02)
[9]洪涝灾害的灰色预测[J]. 张善余,程胜余. 水文. 2000(02)
[10]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J]. 陈霁巍,穆兴民. 自然资源学报. 2000(01)
博士论文
[1]基于VAR模型的典型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降水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动态响应[D]. 赵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黄河中游水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 高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硕士论文
[1]松花江流域水沙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 宋小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本文编号:3237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3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