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潜力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 ——以河龙区间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0 14:54
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强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同时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下垫面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气候情势和下垫面的变化势必会作用于区域水文循环过程,进而对整个区域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生态可持续性产生重大影响。河龙区间作为黄土高原典型的产流产沙区,同时也是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区域,研究变化环境下该区域现状及未来条件下雨水资源化潜力的演变趋势可为评估其植被恢复是否可持续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首先对现状及未来的气象要素和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研究区变化环境规律。然后结合黄土高原产流特征和水循环规律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定量评估研究区雨水资源化潜力,并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影响,最后利用未来气象数据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未来研究区雨水资源化潜力的时空演变趋势。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气候和下垫面均发生较大改变。现状时期(1980-2015)降水先下降后上升,转折点位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气温显著上升,且于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2021-2050)年降水和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多...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潜力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以河龙区间为例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影响的情景(S3)。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2- = (2- = (2- L = × κ (2- C = × κ (2-式中 和 分别代表雨水资源化潜力受到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 和 分别代表 S2 和 S3 情景下多年平均的雨水资源化潜力; L 和别代表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雨水资源化潜力变化的贡献率。6 技术路线
动及气候变化势必会对流域的水文过程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其黄土高原地区水分的主要来源,降水过程的变化对黄土高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气温影响蒸散循环和水资源可利用量(温姗姗等 2014)。因此为了探究水文对研究区内近 35 年来的降水,气温和径流进行统计诊断并对由于研究区径流资料不完善,仅收集到 1980-1989 年和 2006-研究未对径流做突变和趋势检验。但是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在论文其他部分对研究区的径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另外 1980 年与 2010 年两期的土地利用图,通过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的变化特征。选取均匀分布在研究区内的具有代表性且气象数据较完善的的降水和气温数据,并做 MK 突变和趋势性检验。9 个气象河曲、五寨、右玉,中部的离石、绥德、榆林以及南部的隰县见图 3-1,各站点具体位置信息见表 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WAT模型的东江流域蓝水、绿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吕乐婷,王晓蕊,江源,孙才志. 水资源保护. 2017(05)
[2]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潜力及其对生态恢复的支撑作用[J]. 吴普特,赵西宁,张宝庆,高晓东. 水力发电学报. 2017(08)
[3]基于突变检验的黄河上游生态水文变异分析[J]. 梁欣阳,卢玉东,孙东永,张洪波,杨亚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10)
[4]基于SWAT模型的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对流域水沙的影响[J]. 朱楠,马超,王云琦,张会兰,朱锦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4)
[5]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降雨入渗试验研究[J]. 白盛元,汪有科,马建鹏,汪星,周玉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2)
[6]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研究进展与展望[J]. 邵明安,贾小旭,王云强,朱元骏. 地球科学进展. 2016(01)
[7]金沙江流域降水和径流时空演变的非一致性分析[J]. 张海荣,周建中,曾小凡,叶磊,孟长青. 水文. 2015(06)
[8]未来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的影响预估[J]. 姬兴杰,成林,方文松.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9)
[9]预测未来4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产量的影响[J]. 马玉平,孙琳丽,俄有浩,吴玮.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1)
[10]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量的影响[J]. 赵阳,曹文洪,谢刚,成晨,殷小琳,刘冰,张晓明.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8)
博士论文
[1]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 张含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
[2]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变异及雨水资源化潜力研究[D]. 张宝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近30年河龙区间侵蚀产沙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D]. 刘建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
[4]基于多模式和降尺度结合的中国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研究[D]. 陈威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5]基于概率描述的宏观尺度空间均化流域水文模型研究[D]. 杨志勇.清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河龙区间水库淤积特征及其对入黄泥沙的影响[D]. 欧阳潮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基于SWAT模型的窟野河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研究[D]. 代润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3]基于SWAT模型的延河流域土地利用对径流影响模拟研究[D]. 赵传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5
[4]黄土丘陵区旱作枣园鱼鳞坑与覆盖措施土壤水分动态效应研究[D]. 李虹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39407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潜力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以河龙区间为例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影响的情景(S3)。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2- = (2- = (2- L = × κ (2- C = × κ (2-式中 和 分别代表雨水资源化潜力受到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 和 分别代表 S2 和 S3 情景下多年平均的雨水资源化潜力; L 和别代表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雨水资源化潜力变化的贡献率。6 技术路线
动及气候变化势必会对流域的水文过程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其黄土高原地区水分的主要来源,降水过程的变化对黄土高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气温影响蒸散循环和水资源可利用量(温姗姗等 2014)。因此为了探究水文对研究区内近 35 年来的降水,气温和径流进行统计诊断并对由于研究区径流资料不完善,仅收集到 1980-1989 年和 2006-研究未对径流做突变和趋势检验。但是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在论文其他部分对研究区的径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另外 1980 年与 2010 年两期的土地利用图,通过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的变化特征。选取均匀分布在研究区内的具有代表性且气象数据较完善的的降水和气温数据,并做 MK 突变和趋势性检验。9 个气象河曲、五寨、右玉,中部的离石、绥德、榆林以及南部的隰县见图 3-1,各站点具体位置信息见表 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WAT模型的东江流域蓝水、绿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吕乐婷,王晓蕊,江源,孙才志. 水资源保护. 2017(05)
[2]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潜力及其对生态恢复的支撑作用[J]. 吴普特,赵西宁,张宝庆,高晓东. 水力发电学报. 2017(08)
[3]基于突变检验的黄河上游生态水文变异分析[J]. 梁欣阳,卢玉东,孙东永,张洪波,杨亚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10)
[4]基于SWAT模型的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对流域水沙的影响[J]. 朱楠,马超,王云琦,张会兰,朱锦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4)
[5]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降雨入渗试验研究[J]. 白盛元,汪有科,马建鹏,汪星,周玉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2)
[6]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研究进展与展望[J]. 邵明安,贾小旭,王云强,朱元骏. 地球科学进展. 2016(01)
[7]金沙江流域降水和径流时空演变的非一致性分析[J]. 张海荣,周建中,曾小凡,叶磊,孟长青. 水文. 2015(06)
[8]未来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的影响预估[J]. 姬兴杰,成林,方文松.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9)
[9]预测未来4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产量的影响[J]. 马玉平,孙琳丽,俄有浩,吴玮.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1)
[10]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量的影响[J]. 赵阳,曹文洪,谢刚,成晨,殷小琳,刘冰,张晓明.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8)
博士论文
[1]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 张含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
[2]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变异及雨水资源化潜力研究[D]. 张宝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近30年河龙区间侵蚀产沙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D]. 刘建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
[4]基于多模式和降尺度结合的中国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研究[D]. 陈威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5]基于概率描述的宏观尺度空间均化流域水文模型研究[D]. 杨志勇.清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河龙区间水库淤积特征及其对入黄泥沙的影响[D]. 欧阳潮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基于SWAT模型的窟野河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研究[D]. 代润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3]基于SWAT模型的延河流域土地利用对径流影响模拟研究[D]. 赵传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5
[4]黄土丘陵区旱作枣园鱼鳞坑与覆盖措施土壤水分动态效应研究[D]. 李虹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39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3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