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固体废弃物堆场深层缓倾角推移式破坏实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0 00:42
  通过分析4个固体废弃物堆场失稳工程实例,建议:关注渣体堆存前后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及对弃渣场稳定性的影响;重视弃渣场潜在的深层缓倾角变形破坏;足够的勘测工作是精细化设计和施工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探讨了水电工程弃渣场勘测工作布置原则,上述结论对渣体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0,6(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固体废弃物堆场深层缓倾角推移式破坏实例分析


排土场前方软地基鼓起变形示意图(据文献[1]修改)

工程地质图,排土,工程地质,纵断面


事后数值模拟发现,若不考虑黄土浸水力学性质劣化演化而成的软弱面,则排土场基底黄土内仅有孤立的塑变区出现,塑性区不贯通,可能不会发生大规模滑动破坏;但若考虑软弱面,采用软弱面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则塑性区明显贯通,贯通形态与滑面形态相符,边坡处于整体不稳定性状态[1]。1.3 美国MSW固体垃圾场大滑坡

示意图,渣场,地下水,文献


大气降雨经山坡汇水、原有地下水和渣体表面降雨入渗补给排土场/弃渣场,经弃渣内部径流由高水头流向低水头,在排土场坡脚处排泄,图6为理想状态下地下水运移示意图。目前弃渣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多未考虑到原有地貌条件下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对弃渣场运行的影响,如泉水等对堆渣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事实上,由于弃渣体为物源复杂的人工堆积体,其内部结构同自然边坡相比更为复杂和随机,自然形成的坡积物、洪积、崩塌堆积等尚有一定规律可循。水电工程弃渣场多种来源的渣料混合堆填一般会导致颗粒级配严重不良,所以实际工程中也很难准确判定和评价渣体内部渗流场。


本文编号:3274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74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