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5 16:18
张家口地区位于永定河上游,为北京的上风上水方向,与首都有着“山同脉、水同源、气相通”的天然生态格局,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张家口地区列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要求逐步提高张家口地区出境水量,而该区域作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长期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已导致区域内部大量河道、湖淖干涸。如何合理调配与利用区域水资源,既满足协同发展规划要求又满足本区域发展需要是当前永定河上游地区(含张家口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尝试利用水文模型刻画永定河上游流域河川径流过程,研究区域地表水资源分布状况。首先基于1951-2016年期间永定河上游流域不同时段的水文数据和基础资料,利用基流分割、M-K趋势检验、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区域水文气象要素长期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Budyko水热平衡理论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减少的贡献,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区域河川径流的具体人类活动形式。然后通过构建区域土壤、土地利用、气象等数据库,利用SWAT模型对区域河川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在进行分布式参数率定与验证的基础上,以张家口地区为例揭...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地理位置
第3章研究区概况与技术路线19图3.2研究区坡度空间分布图Fig3.2SpatialdistributionofslopegradientsofthestudyArea3.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本研究以永定河上游地区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分析永定河上游流域及其子流域降水、潜在蒸散、基流、河川径流长期序列变化特征,进一步基于Budyko水热平衡理论,量化不同代际之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河川径流变化的贡献,并讨论造成河川径流减少的具体人类活动。然后利用SWAT模型模拟永定河上游流域河川径流过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研究区域地表水资源分布情况。张家口市包含永定河、潮白河、滦河、内陆河、大清河五大水系,其中永定河流域面积最大,永定河上游流域(图3.1)地表水资源情况大致能代表张家口市的地表水资源情况。张家口市永定河上游流域边界之外各县地表水资源情况由流域内外各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例求得。最后利用SWAT模型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永定河上游流域的河川径流情况和张家口市未来地表水资源演变趋势。
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模拟研究20图3.2技术路线图Fig3.2Sketchmapofresearchtechniquesandmethod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暴雨洪涝预报方法的研究进展[J]. 夏军,王惠筠,甘瑶瑶,张利平. 暴雨灾害. 2019(05)
[2]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评述[J]. 周天军,邹立维,陈晓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05)
[3]西南喀斯特地区坡地产流过程及其利用技术[J]. 杨振华,宋小庆. 地球科学. 2019(09)
[4]水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 程扬,王伟,王晓青. 人民珠江. 2019(07)
[5]冻融过程土壤水热力耦合作用及其模型研究进展[J]. 冉洪伍,范继辉,黄菁. 草业科学. 2019(04)
[6]水资源综合模拟与调配模型WAS(Ⅰ):模型原理与构建[J]. 桑学锋,王浩,王建华,赵勇,周祖昊. 水利学报. 2018(12)
[7]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布的俱乐部趋同研究——基于扩展的马尔科夫链模型[J]. 周迪,周丰年,钟绍军. 干旱区地理. 2018(04)
[8]基于弹性系数法的径流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响应研究[J]. 莫崇勋,阮俞理,莫桂燕,朱新荣,孙桂凯. 水文. 2018(02)
[9]裂隙网络对坡面流及土壤水分入渗影响[J]. 朱磊,尤今,陈玖泓. 灌溉排水学报. 2017(12)
[10]基于网格的精细化降雨径流水文模型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J]. 李致家,姚成,张珂,朱跃龙,刘志雨,李巧玲,童冰星,黄小祥,黄鹏年.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博士论文
[1]考虑垂直地带性的山区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应用[D]. 杜军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
[2]北方水资源短缺流域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研究[D]. 侯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
[3]考虑产流机制空间差异的全国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及应用[D]. 刘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
[4]陆面水文模型TOPX的改进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WRF的耦合研究[D]. 易路.南京大学 2018
[5]黄土坡耕地地表粗糙度对入渗、产流及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 王林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6]Budyko框架下黄土高原流域蒸散时空变化及其归因分析[D]. 宁婷婷.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
[7]怒江上游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刘少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7
[8]山坡尺度降雨产流过程宏观本构关系研究[D]. 兰旻.清华大学 2014
[9]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研究[D]. 孙福宝.清华大学 2007
[10]基于小波分析和相关向量机的非线性径流预报模型研究[D]. 刘芳.华中科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SWAT模型的南方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D]. 冯麒宇.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基于SWAT模型的杭埠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分析[D]. 王鑫杰.天津大学 2012
[3]SWAT模型在黑河中上游流域的改进与集成模拟研究[D]. 李呈罡.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考虑季节性冻土的黄河源区流域水文TANK模型[D]. 许慧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黑河流域径流模拟预报[D]. 王海青.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86045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地理位置
第3章研究区概况与技术路线19图3.2研究区坡度空间分布图Fig3.2SpatialdistributionofslopegradientsofthestudyArea3.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本研究以永定河上游地区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分析永定河上游流域及其子流域降水、潜在蒸散、基流、河川径流长期序列变化特征,进一步基于Budyko水热平衡理论,量化不同代际之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河川径流变化的贡献,并讨论造成河川径流减少的具体人类活动。然后利用SWAT模型模拟永定河上游流域河川径流过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研究区域地表水资源分布情况。张家口市包含永定河、潮白河、滦河、内陆河、大清河五大水系,其中永定河流域面积最大,永定河上游流域(图3.1)地表水资源情况大致能代表张家口市的地表水资源情况。张家口市永定河上游流域边界之外各县地表水资源情况由流域内外各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例求得。最后利用SWAT模型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永定河上游流域的河川径流情况和张家口市未来地表水资源演变趋势。
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模拟研究20图3.2技术路线图Fig3.2Sketchmapofresearchtechniquesandmethod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暴雨洪涝预报方法的研究进展[J]. 夏军,王惠筠,甘瑶瑶,张利平. 暴雨灾害. 2019(05)
[2]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评述[J]. 周天军,邹立维,陈晓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05)
[3]西南喀斯特地区坡地产流过程及其利用技术[J]. 杨振华,宋小庆. 地球科学. 2019(09)
[4]水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 程扬,王伟,王晓青. 人民珠江. 2019(07)
[5]冻融过程土壤水热力耦合作用及其模型研究进展[J]. 冉洪伍,范继辉,黄菁. 草业科学. 2019(04)
[6]水资源综合模拟与调配模型WAS(Ⅰ):模型原理与构建[J]. 桑学锋,王浩,王建华,赵勇,周祖昊. 水利学报. 2018(12)
[7]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布的俱乐部趋同研究——基于扩展的马尔科夫链模型[J]. 周迪,周丰年,钟绍军. 干旱区地理. 2018(04)
[8]基于弹性系数法的径流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响应研究[J]. 莫崇勋,阮俞理,莫桂燕,朱新荣,孙桂凯. 水文. 2018(02)
[9]裂隙网络对坡面流及土壤水分入渗影响[J]. 朱磊,尤今,陈玖泓. 灌溉排水学报. 2017(12)
[10]基于网格的精细化降雨径流水文模型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J]. 李致家,姚成,张珂,朱跃龙,刘志雨,李巧玲,童冰星,黄小祥,黄鹏年.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博士论文
[1]考虑垂直地带性的山区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应用[D]. 杜军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
[2]北方水资源短缺流域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研究[D]. 侯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
[3]考虑产流机制空间差异的全国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及应用[D]. 刘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
[4]陆面水文模型TOPX的改进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WRF的耦合研究[D]. 易路.南京大学 2018
[5]黄土坡耕地地表粗糙度对入渗、产流及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 王林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6]Budyko框架下黄土高原流域蒸散时空变化及其归因分析[D]. 宁婷婷.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
[7]怒江上游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刘少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7
[8]山坡尺度降雨产流过程宏观本构关系研究[D]. 兰旻.清华大学 2014
[9]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研究[D]. 孙福宝.清华大学 2007
[10]基于小波分析和相关向量机的非线性径流预报模型研究[D]. 刘芳.华中科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SWAT模型的南方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D]. 冯麒宇.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基于SWAT模型的杭埠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分析[D]. 王鑫杰.天津大学 2012
[3]SWAT模型在黑河中上游流域的改进与集成模拟研究[D]. 李呈罡.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考虑季节性冻土的黄河源区流域水文TANK模型[D]. 许慧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黑河流域径流模拟预报[D]. 王海青.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86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8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