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大汶河流域陆面蒸发估算方法比较

发布时间:2021-07-20 13:52
  区域陆面蒸散发的估算对于计算区域水资源总量,合理配置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处于大汶河流域上游、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雪野水库、黄前水库、东周水库控制子流域的实际特点,分别利用MODIS遥感方法、SWAT模型法、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法对这三个子流域2000年-2008年的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及多年月平均陆面蒸发量进行估算,并基于水量平衡方程,结合各子流域的同期降雨与天然径流资料,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大汶河流域内,采用MODIS遥感方法估算实际陆面蒸散发的精度较低;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法具有一定精度;SWAT模型法精度较高、适应性较好,估算误差仅在3%左右。研究结果可为半湿润区陆面蒸发估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7,1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大汶河流域陆面蒸发估算方法比较


图1研究区域概况Fig.1Sketchmapofthestudyarea

大汶河流域,子流域


min)0.5(珚Tav+17.8)(3)式中:λ为蒸发潜热(MJ/kg);E0为潜在蒸发量(mm/d);H0为地外辐射(MJ/(m2·d));Tmax为某天的最高气温(℃);Tmin为某天的最低气温(℃);珡Tav为某天的平均气温(℃)。首先建立大汶河流域SWAT模型,根据雪野水库、黄前水库、东周水库的实际经纬度人工添加三个水库控制点,根据加载的DEM数据自动划分生成54个子流域,如图2。在模型蒸散发模块中输入流域内3个代表性气象站泰安、泰山、淄川站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与平均气温的数据,利用式(3)计算得出各子流域的逐月潜在蒸发量。得到潜在蒸发量之后,SWAT模型将计算植被冠层截留雨量蒸发、最大蒸腾量、最大升华量和最大土壤蒸发量,最后计算得出土壤的实际升华量和蒸发量,最终得到实际陆面蒸发量。本文选取了SWAT模型计算得到的大汶河流域中54个子流域2000年1月-2008年12月的逐月陆面蒸发资料,并计算得到三个水库控制的子流域2000年-2008年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见表1。图2大汶河流域子流域划分Fig.2Divisionofsub-basinsintheDawenheRiverbasin表1水库控制子流域2000年-2008年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SWAT模型计算结果Tab.1Calculationresultsoftheaverageannuallandsurfaceevaporationofthesub-basinscontrolled

子流域,径流过程,水库,水面蒸发量


水文水资源流残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22-23],具体公式如下:min=∑nt=1(Rt-R0t)2(5)其中:Rt=Pt-K×E0t(6)式中:Rt为第t年的估算径流量;Pt为第t年的降雨量;E0t为第t年的水面蒸发量;R0t为第t年的天然径流量;n为径流资料长度,本次取20a。利用1980年-1999年的多年降雨、水面蒸发及天然径流资料,雪野水库、黄前水库、东周水库控制的三个子流域均能得出一个折算系数,分别为:0.76、0.70、0.47。率定期年径流过程对比见图3,由图可知,三个子流域的估算径流与天然径流拟合情况良好。图3水库控制子流域率定期年径流过程对比Fig.3Comparisonoftheannualrunoffsduringthecalibrationperiod利用每个子流域算出的折算系数乘2000年-2008年的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从而求得2000年-2008年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计算结果见表2。表2水库控制子流域2000年-2008年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估算Tab.2Estimationoftheaverageannuallandsurfaceevaporationofthesub-basinsduring2000-2008水库名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mmK值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mm雪野664.10.76504.7黄前725.40.70507.8东周988.10.47464.44结果比较为了验证区域蒸散发估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OD16A2的锡林郭勒草原近14年的蒸散发时空动态[J]. 张巧凤,刘桂香,于红博,包玉海.  草地学报. 2016(02)
[2]遥感反演蒸散发时间尺度拓展方法研究进展[J]. 夏浩铭,李爱农,赵伟,边金虎.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4)
[3]钱塘江流域蒸散发遥感估算[J]. 田文婷,王飞,王新,王学强.  浙江水利科技. 2015(06)
[4]基于MOD16产品的三江平原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冯飞,姚云军,张彦彬,李香兰.  生态环境学报. 2015(11)
[5]基于MOD16产品的淮河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分布[J]. 杨秀芹,王磊,王凯.  冰川冻土. 2015(05)
[6]基于MOD16产品的我国2001-2010年蒸散发时空格局变化分析[J]. 贺添,邵全琴.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06)
[7]山东省陆面实际蒸发量估算及变化特征分析[J]. 张国华,郭磊,刘健,翟建青.  人民黄河. 2014(10)
[8]基于MOD16的陕西省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J]. 范建忠,李登科,高茂盛.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9)
[9]基于蒸渗仪实测的参考作物蒸散发模型北京地区适用性评价[J]. 袁小环,杨学军,陈超,武菊英.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3)
[10]甘肃民勤小型与E-601型蒸发皿蒸发量折算系数分析[J]. 谢万银,陈英,徐彬.  干旱气象. 2014(03)



本文编号:3292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92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e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