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大沙河环境和生态需求下的长岭陂水库补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21:11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水十条”的颁布,人们对城市河流水环境愈发重视。城市河流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收到严重破坏,水体不断受到污染,城市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黑臭现象。因此,管理好水资源分配、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协同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意义重大。大沙河作为雨源性河流,由于缺少外来水源的补给,其水环境容量主要受降雨影响,而深圳市降雨季节性差异极大,降雨主要集中分布在汛期4-9月,因此大沙河的流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在枯水期河道水量不足以满足生态需求时,往往会出现河道断流、污染物长期滞留甚至出现黑臭问题。由此可见,对雨源型河流进行生态补水是治理城市河流问题的关键所在。早先英国已经提出的“最小可接受流量”的概念,奠定了生态补水的基础。在之后河流生态治理的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了许多国内外的优秀案例,例如韩国清溪川修复工程、合肥市引巢湖水、苏州的外成河引水工程等。总的来说,生态补水是一种创新型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方式方法。大沙河作为深圳市的一条重要景观河流,其上游流经大学城等高新科技区域,下游打造的“大沙河生态长廊公园”更是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大沙河流...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大沙河环境和生态需求下的长岭陂水库补水研究


技术路线图

位置,沙河,流域,深圳市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论文-8-第2章大沙河流域城市水生态功能环境现状研究2.1流域概况大沙河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深圳市南山区内唯一的河流,始于长岭陂水库,干流全长13.7km,感潮河段3.6km,流域面积63.19km2,汛期水量主要来源于降雨地表径流,非汛期上游缺乏自然基流,中下游则以西丽再生水厂排水补给,平均每日5×104m3,目前大沙河沿河均已截污,枯水期无污染物进入河道内,丰水期则以箱涵污染物溢流方式进入河道内。图2-1研究区域位置图本文以大沙河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开展生态补水量化关系研究,提出合理的优化补水方案,为城市河流生态补水提供指导意见。2.2综合监测体系研究2.2.1监测位点的选取针对于大沙河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本研究采取了“宏观控制重点布设”与“水体功能分区布设”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走访大沙河,并且根据大沙河地质地貌特征以及现场情况,优化布设合理的监测点位,共选取了7个较有代表性和准确性的水质水生态监测点位,分别命名为DSH1-7,具体监测点位分布见图2-2,各监测点位的详细信息见表2-1:

分布图,沙河,流域,分布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论文-9-图2-2大沙河流域监测点位分布图表2-1监测点位具体信息点位名称经度纬度DSH01大沙河源头113.99942E22.603315NDSH02大学城113.97336E22.593963NDSH03西丽水库113.95614E22.589131NDSH04珠光桥113.95083E22.57997NDSH05大沙河公园113.95367E22.559584NDSH06大冲桥113.95509E22.543050NDSH07入海口113.95047E22.523584N2.2.2监测指标的选取本研究充分查阅文献资料,获取长岭陂水库的水量水质数据,获取大沙河历年水质数据,对大沙河的水环境背景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代表性、连续性和具有统计意义三项原则,在首次采样时,为全面调查大沙河水环境现状,选取BOD,COD,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潮白河再生水补水河段水质时空变异[J]. 李海云,邸琰茗,李东青,梁籍,郭逍宇.  环境科学研究. 2017(10)
[2]基于鱼类栖息地法的城市河流生态需水评估——以深圳市观澜河为例[J]. 黄奕龙,张利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08)
[3]韩国清溪川是怎么复归清溪的?[J]. 张蕊.  中国生态文明. 2016(03)
[4]发达国家城市河道治理的先进技术与政策经验研究[J]. 杨瑾,王敏.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4)
[5]基于层次分析的龙岗河水质评价灰色关联分析[J]. 吴青,赵华荣.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6(01)
[6]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J]. 邓晓军,许有鹏,翟禄新,刘娅,李艺.  生态学报. 2014(04)
[7]巢湖水用于城市景观河道生态补水工程[J]. 吴蕾.  中国给水排水. 2013(06)
[8]荆门市竹皮河的生态补水方案研究[J]. 张洪斌,李兰,甘衍军.  人民长江. 2010(10)
[9]流域生态需水的理论及计算研究进展[J]. 张丽,李丽娟,梁丽乔,李九一,姜德娟,胥铭兴,宋文献.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7)
[10]深圳典型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及评价[J]. 张远,郑丙辉,刘鸿亮,王西琴.  水资源保护. 2006(05)

硕士论文
[1]基于汾河干流基本生态需水的汾河水库生态补水研究[D]. 范肖予.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苦溪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生态补水研究[D]. 董苗苗.重庆交通大学 2016
[3]生态补水调度优化算法研究及其在河流污染监控平台中的实现[D]. 郑宇航.重庆大学 2016
[4]山地城市河流与湖库健康度评价研究[D]. 袁茜.重庆大学 2014
[5]基于浮游藻类的观澜河水质评价[D]. 高连峰.东北师范大学 2012
[6]松花江流域重点支流—伊通河生态环境需水及生态补水研究[D]. 谷晓林.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97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97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