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塞克湖典型小流域径流变化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4 14:59
基于伊塞克湖流域近70年来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进行研究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51—2012年伊塞克湖典型小流域气温呈上升的趋势;其中,乔尔蓬-阿塔站(湖盆中部)和克孜尔苏站(东部)气温分别在1975年和1989年后上升趋势增大,秋季增温幅度均对气温升高的贡献较大;2个水文站降水量变化相对复杂,整体呈增加趋势,秋季降水量增加幅度最大。(2)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的直接影响,研究区4个典型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趋势不一致,乔尔蓬-阿塔、琼—阿克苏和琼—克孜尔苏站径流量呈明显增加趋势,曲线值分别在1987年、1983年和1987年后开始表现为增加趋势;而卡拉科尔站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曲线值在1982年后开始表现为下降趋势。从年内不同季节的径流分配来看,乔尔蓬-阿塔站和琼—克孜尔苏站径流量增加趋势明显,夏季增加幅度最大;而卡拉科尔站夏季径流量减少趋势明显,下降幅度最大。(3)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在年际尺度上,各水文站径流量与气温、降水量之间呈较...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伊塞克湖流域河流水系、气象站和水文站分布
本文选取乔尔蓬—阿塔、琼—阿克苏、卡拉科尔和琼—克孜尔苏4个典型水文检测站点来分析伊塞克湖盆地中、东部典型小流域年径流量变化。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从1951—2012年期间,4个典型小流域年径流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年份不一致(图2和表2)。借用Mann—Kendall趋势检测法,得出乔尔蓬—阿塔和琼—克孜尔苏站点年径流量的Zc值均满足99%的置信水平,表明两者的年径流量具有猛烈增加趋势;而琼—阿克苏和卡拉科尔站点年径流量的Zc值不满足95%的置信水平,表明琼—阿克苏年径流量呈微增加趋势,卡拉科尔站呈减少趋势;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发现,年径流量的突变年份可能发生在1982年(卡拉科尔)、1983年(琼—阿克苏)和1987年左右(乔尔蓬—阿塔和克孜尔苏)(图3e~3h)。通过曼—惠特尼突变检验法检验可知,4个站的河流径流突变年份与上述年份一致。表2 伊塞克湖4个典型小流域年径流量变化情况统计 水文站 最大径流 最小径流 Zc β/(m3·s-1) 径流量/(m3·s-1) 出现年份 径流量/(m3·s-1) 出现年份 乔尔蓬—阿塔 2.17 2011 0.91 1957 5.09 0.01 琼—阿克苏 6.01 1994 4.22 1967 1.79 0.01 琼—克孜尔苏 8.23 1981 4.76 2011 5.58 0.03 卡拉科尔 7.92 1994 3.48 1957 -1.17 -0.01
图3 1951-2012年伊塞克湖典型小流域2个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和 4个水文站点的河流径流量Mann-Kendall突变检测曲线表3 特征值及主成分贡献率 主成分 特征值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1 1.838 45.94 45.94 2 1.685 42.13 88.0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涟水流域径流的影响[J]. 冯畅,毛德华,周慧,曹艳敏,胡光伟. 冰川冻土. 2017(02)
[2]中亚地区水问题研究综述[J]. 杨胜天,于心怡,丁建丽,张飞,王飞,马利刚. 地理学报. 2017(01)
[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中游径流量变化影响分析[J]. 代稳,吕殿青,李景保,王金凤. 冰川冻土. 2016(02)
[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亚地区水文环境的影响评估[J]. 姚俊强,杨青,毛炜峄,许兴斌,刘志辉. 冰川冻土. 2016(01)
[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辽河中上游径流变化的贡献[J]. 马龙,刘廷玺,马丽,孙敏,丁涛,辛显华. 冰川冻土. 2015(02)
[6]1961—2010年讨赖河山区径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徐浩杰,杨太保,柴绍豪. 中国沙漠. 2014(03)
[7]近130年来中亚干旱区典型流域气温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姚俊强,刘志辉,杨青,刘洋,李诚志,胡文峰. 地理学报. 2014(03)
[8]亚洲中部干旱区湖泊的地域分异性研究[J]. 李均力,包安明,胡汝骥,王亚俊. 干旱区研究. 2013(06)
[9]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研究进展[J]. 胡彩虹,王纪军,柴晓玲,管新建.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02)
[10]中亚萨亚克大型铜矿田矽卡岩型铜成矿作用的年代学制约[J]. 陈宣华,王志宏,陈正乐,韩淑琴,Eleonora SEITMURATOVA,杨屹,叶宝莹,陈文. 岩石学报. 2012(07)
本文编号:3321905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伊塞克湖流域河流水系、气象站和水文站分布
本文选取乔尔蓬—阿塔、琼—阿克苏、卡拉科尔和琼—克孜尔苏4个典型水文检测站点来分析伊塞克湖盆地中、东部典型小流域年径流量变化。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从1951—2012年期间,4个典型小流域年径流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年份不一致(图2和表2)。借用Mann—Kendall趋势检测法,得出乔尔蓬—阿塔和琼—克孜尔苏站点年径流量的Zc值均满足99%的置信水平,表明两者的年径流量具有猛烈增加趋势;而琼—阿克苏和卡拉科尔站点年径流量的Zc值不满足95%的置信水平,表明琼—阿克苏年径流量呈微增加趋势,卡拉科尔站呈减少趋势;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发现,年径流量的突变年份可能发生在1982年(卡拉科尔)、1983年(琼—阿克苏)和1987年左右(乔尔蓬—阿塔和克孜尔苏)(图3e~3h)。通过曼—惠特尼突变检验法检验可知,4个站的河流径流突变年份与上述年份一致。表2 伊塞克湖4个典型小流域年径流量变化情况统计 水文站 最大径流 最小径流 Zc β/(m3·s-1) 径流量/(m3·s-1) 出现年份 径流量/(m3·s-1) 出现年份 乔尔蓬—阿塔 2.17 2011 0.91 1957 5.09 0.01 琼—阿克苏 6.01 1994 4.22 1967 1.79 0.01 琼—克孜尔苏 8.23 1981 4.76 2011 5.58 0.03 卡拉科尔 7.92 1994 3.48 1957 -1.17 -0.01
图3 1951-2012年伊塞克湖典型小流域2个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和 4个水文站点的河流径流量Mann-Kendall突变检测曲线表3 特征值及主成分贡献率 主成分 特征值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1 1.838 45.94 45.94 2 1.685 42.13 88.0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涟水流域径流的影响[J]. 冯畅,毛德华,周慧,曹艳敏,胡光伟. 冰川冻土. 2017(02)
[2]中亚地区水问题研究综述[J]. 杨胜天,于心怡,丁建丽,张飞,王飞,马利刚. 地理学报. 2017(01)
[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中游径流量变化影响分析[J]. 代稳,吕殿青,李景保,王金凤. 冰川冻土. 2016(02)
[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亚地区水文环境的影响评估[J]. 姚俊强,杨青,毛炜峄,许兴斌,刘志辉. 冰川冻土. 2016(01)
[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辽河中上游径流变化的贡献[J]. 马龙,刘廷玺,马丽,孙敏,丁涛,辛显华. 冰川冻土. 2015(02)
[6]1961—2010年讨赖河山区径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徐浩杰,杨太保,柴绍豪. 中国沙漠. 2014(03)
[7]近130年来中亚干旱区典型流域气温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姚俊强,刘志辉,杨青,刘洋,李诚志,胡文峰. 地理学报. 2014(03)
[8]亚洲中部干旱区湖泊的地域分异性研究[J]. 李均力,包安明,胡汝骥,王亚俊. 干旱区研究. 2013(06)
[9]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研究进展[J]. 胡彩虹,王纪军,柴晓玲,管新建.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02)
[10]中亚萨亚克大型铜矿田矽卡岩型铜成矿作用的年代学制约[J]. 陈宣华,王志宏,陈正乐,韩淑琴,Eleonora SEITMURATOVA,杨屹,叶宝莹,陈文. 岩石学报. 2012(07)
本文编号:3321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32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