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轮胎式管道起重车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5 03:59
混凝土预应力管现普遍应用于水利工程,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对该类型管道的起重和运输,需要设计一种新型轮胎式行车。该轮胎式管道起重运输车为仿龙门式起重机,车架主梁采用箱型梁,双小车结构负责起升工作,三角星型底架结构实现更方便灵巧的转向性能,使运输能实现更灵活的自由移动。用catia建立了新型轮胎式管道运输车的三维仿真模型。由于轮胎式起重运输车对管道的起升过程中,主梁承载了极大载荷,采用ANSYS对所设计的新型轮胎式管道起重运输车的起升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主要包括模态分析和瞬态分析。模态分析获取其前六阶固有频率与模态振型,瞬态分析获取其起升瞬态过程中车架结构的应力应变和位移情况,结果显示,其结构稳定且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文章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星型管道起重运输车整体结构New
起升阶段的载荷激励与时间相关的各阶段变化过程分三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预紧阶段,用于起吊重物的钢丝绳由松弛状态逐渐收紧,钢丝绳上受力逐渐呈线性增长,但重物尚未离开地面。第二阶段,加速阶段,重物处于起升过程中,钢丝绳带动重物离开地面,进行加速起吊过程直至重物达到一个稳定速度v,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最大的加速瞬间拥有最大加速度a,此时钢丝绳达到最大承受载荷。第三阶段,重物以一个恒定的速度v平稳上升。此阶段车架主梁承受载荷稳定。根据门架结构结构特性将其简化为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M为门架结构的等效质量,m为管道的质量,k1为门架结构的刚度,k2为钢丝绳的刚度。
该轮胎式管道起重运输车采用联合卡车最新的13L 550马力发动机YC6K1355-50,为六缸发动机最大转速1900转,根据计算得出其发动机频率95Hz,比较发现该结构不容易发生共振。依次为该新型轮胎式管道起重运输车的前六阶模态的振型图,如图3所示。分析轮胎式管道运输车门架结构的各阶振型的变形图,可以得出结论:第一阶模态,f1=3.9443Hz,变形主要是伸缩变形,最大1.95mm。第二阶模态,f2=4.0518Hz,门式车架的两侧梁发生侧向倾斜。第三阶模态,f6=27.016Hz,门架横梁弯曲变形,且两侧支梁向外弯曲。第四阶模态f3=7.3067Hz,主要是两侧梁发生横向变形,最大应变约2.5mm。第五阶模态,f4=15.063Hz,主要变形依然是两侧梁发生的横向变形。第六阶模态,f5=23.958Hz,同样是两侧支梁变形较大。根据以上分析,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车架主梁的应变加大,门架两侧支梁变形明显。因此,在设计该管道起重运输车车架时,采用两个斜拉弦在立式门架两侧支梁与星型底盘车架之间连接,使车架整体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5 起升状态有限元瞬态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NSYS的4500T浮式起重机主梁结构优化设计[J]. 申燚,张盼盼,李鸣,王明强. 机械设计. 2017(02)
[2]双台汽车起重机柔索并联装备变幅运动下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訾斌,周斌,钱森. 机械工程学报. 2017(07)
[3]液压挖掘机的动应力测试与瞬态分析[J]. 任志贵,陈进,王树春,庞晓平,黄定红,马金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4]大吨位双回转铁路起重机底架结构有限元分析[J]. 王悦,张仲鹏,申士林,顾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3(07)
本文编号:3323023
【文章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星型管道起重运输车整体结构New
起升阶段的载荷激励与时间相关的各阶段变化过程分三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预紧阶段,用于起吊重物的钢丝绳由松弛状态逐渐收紧,钢丝绳上受力逐渐呈线性增长,但重物尚未离开地面。第二阶段,加速阶段,重物处于起升过程中,钢丝绳带动重物离开地面,进行加速起吊过程直至重物达到一个稳定速度v,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最大的加速瞬间拥有最大加速度a,此时钢丝绳达到最大承受载荷。第三阶段,重物以一个恒定的速度v平稳上升。此阶段车架主梁承受载荷稳定。根据门架结构结构特性将其简化为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M为门架结构的等效质量,m为管道的质量,k1为门架结构的刚度,k2为钢丝绳的刚度。
该轮胎式管道起重运输车采用联合卡车最新的13L 550马力发动机YC6K1355-50,为六缸发动机最大转速1900转,根据计算得出其发动机频率95Hz,比较发现该结构不容易发生共振。依次为该新型轮胎式管道起重运输车的前六阶模态的振型图,如图3所示。分析轮胎式管道运输车门架结构的各阶振型的变形图,可以得出结论:第一阶模态,f1=3.9443Hz,变形主要是伸缩变形,最大1.95mm。第二阶模态,f2=4.0518Hz,门式车架的两侧梁发生侧向倾斜。第三阶模态,f6=27.016Hz,门架横梁弯曲变形,且两侧支梁向外弯曲。第四阶模态f3=7.3067Hz,主要是两侧梁发生横向变形,最大应变约2.5mm。第五阶模态,f4=15.063Hz,主要变形依然是两侧梁发生的横向变形。第六阶模态,f5=23.958Hz,同样是两侧支梁变形较大。根据以上分析,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车架主梁的应变加大,门架两侧支梁变形明显。因此,在设计该管道起重运输车车架时,采用两个斜拉弦在立式门架两侧支梁与星型底盘车架之间连接,使车架整体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5 起升状态有限元瞬态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NSYS的4500T浮式起重机主梁结构优化设计[J]. 申燚,张盼盼,李鸣,王明强. 机械设计. 2017(02)
[2]双台汽车起重机柔索并联装备变幅运动下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訾斌,周斌,钱森. 机械工程学报. 2017(07)
[3]液压挖掘机的动应力测试与瞬态分析[J]. 任志贵,陈进,王树春,庞晓平,黄定红,马金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4]大吨位双回转铁路起重机底架结构有限元分析[J]. 王悦,张仲鹏,申士林,顾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3(07)
本文编号:3323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32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