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陆表水量供需平衡的中国西北内陆河区干湿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2 06:07
  中国西北内陆河区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区域的水资源来源主要为山区降水和融雪,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退化风险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往的研究表明,由于降水在70年代后明显增加,气温持续升高,因此有西北内陆河地区的气候由暖干转变为暖湿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在考虑降水增加和气温上升的气候背景下,基于全球陆面同化数据NOAH陆面模式的模拟结果,对研究区的陆面干湿状态进行讨论。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第二代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Version 2,GLDAS2.0)中NOAH陆面过程模型数据评估结果表明,模型的驱动数据与实测站点数据、中国高分辨率陆面模式驱动数据集的一致性较好,输出结果中的蒸散发与GLEAM数据集中的蒸散发一致性较好。GLDAS2.0/NOAH模式基于先进的数据同化和地表建模技术,能为标准化水分距平指数(Standardized Moisture Anomaly Index,SZI)计算提供准确的输入变量(地表水-能量)。(2)以GLDAS2.0/NOAH模型的...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陆表水量供需平衡的中国西北内陆河区干湿变化分析


研究区和气象站点分布图

驱动数,气象,气象站,水量供需平衡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 基于陆表水量供需平衡的中国西北内陆河区干湿变化分析GLDAS2.0 数据的适应性评估3.1 GLDAS2.0 数据与实测数据图 3-1 为 GLDAS2.0/NOAH 陆面过程数据集与 68 个台站观测气象数据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站点的相关系数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95%显著性水平)。两种数据的气压、气温、风速、比湿、降水相关性显著的站数占总站数的比例分别为 97%、100%、68%、100%、96%。

均方根误差,比湿,实测数据,气温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 基于陆表水量供需平衡的中国西北内陆河区干湿变化分析GLDAS2.0 数据的适应性评估3.1 GLDAS2.0 数据与实测数据图 3-1 为 GLDAS2.0/NOAH 陆面过程数据集与 68 个台站观测气象数据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站点的相关系数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95%显著性水平)。两种数据的气压、气温、风速、比湿、降水相关性显著的站数占总站数的比例分别为 97%、100%、68%、100%、9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50a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 赵丽,韩雪云,杨青.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6(01)
[2]基于GLEAM遥感模型的中国1980-2011年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J]. 杨秀芹,王国杰,潘欣,张余庆.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1)
[3]新疆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及未来变化趋势[J]. 董煜,陈学钢,胡江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09)
[4]基于自然地理分区的1990-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J]. 徐海亚,朱会义.  地理学报. 2015(04)
[5]西北干旱区山区融雪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J]. 李宝富,陈亚宁,陈忠升,李卫红.  地理学报. 2012(11)
[6]中国西北潜在蒸散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定量化成因[J]. 曹雯,申双和,段春锋.  生态学报. 2012(11)
[7]帕尔默旱度指数方法在全国实时旱情监视中的应用[J]. 杨扬,安顺清,刘巍巍,徐胜,周国良,戚建国,王琳,郑文.  水科学进展. 2007(01)
[8]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冰川冻土. 2002(03)



本文编号:3357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357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