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小流域措普沟山洪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30 11:03
已有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暴雨或者冰川融水激发条件下的风险评估,而当高寒山区流域源头存在冰湖发育时,如何考虑冰湖对下游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以巴塘县措普沟及其支沟上游绒伊措冰湖为例,在分析冰湖孕灾环境背景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和详细的野外调查,获得了绒伊措冰湖几何参数与沟道断面特征参数;结合坝体结构与物质组成特征,分析了坝体结构的稳定性;依据措普流域水文计算成果,评估了山洪对拟建铁路的影响。研究表明:绒伊措冰湖坝体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坝体完整性好,在不考虑高烈度地震等极端条件下,绒伊措冰湖坝体稳定性较好,发生溃决的可能性较小,绒伊措冰湖对下游拟建铁路的影响小;在考虑P=1%设计频率暴雨与冰川融水情景下,措普流域山洪洪峰流量为448 m3/s,桥位所处断面的平均流速2.75 m/s,水深4.62 m,与铁路梁底的高差为53.89 m,对铁路线路安全不构成威胁。
【文章来源】: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37(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绒伊措地理位置
绒伊措所处的区域构造背景特殊,位于“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向中部转折端的东缘,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核部,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绒伊措及其流域范围内地层属于甘孜地层小区,出露的沉积地层主要包括三叠系中下统和上统,另有大量的燕山晚期花岗岩分布,三叠系中下统厚度较大,约3 868.2 m,变质稍深,岩性较单调,为一套变质异粒砂岩、千枚状粉砂岩、粉砂质板岩、泥板岩、千枚岩夹层、砂质灰岩及不稳定砂砾岩、霏细岩组合。三叠系上统厚约13 800 m,为浅海相-滨海相-沼泽相,砾岩-砂板岩-灰岩多旋回沉积,并伴有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喷发。研究区内岩浆岩分布面积较大,为燕山晚期的岩浆活动导致的酸性岩侵入,主要由2个岩体组成:绒伊措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和若洛隆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岩体侵入的最新地层为上三叠统图姆沟组(T3t)和拉纳山组(T3l),均无沉积覆盖层。区内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构造形迹为褶皱和断裂,如图2[12]所示。3 冰湖溃决风险评估
绒伊措为大冰期强烈的冰川运动作用下向下掏蚀基岩形成的冰蚀湖。结合上述地质环境分析,整个坝体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岩体相对完整,破碎程度低。在经历1950年察隅地震后,绒伊措没有发生冰湖溃决,说明整个坝体的稳定性好,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坝体失稳破坏。目前绒伊措湖面高程约4 614 m,坝顶的海拔约4 620 m,比湖面高6 m,坝顶宽约60 m,在10月份后常覆盖积雪,坝体背水面坡度约67°,中下部存在碎屑物堆积(图3)。3.3 绒伊措危险性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近25 a湖泊变迁及其驱动力分析[J]. 刘佳丽,周天财,于欢,孙建.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02)
[2]溃坝洪水研究进展[J]. 刘林,常福宣,肖长伟,高延鸿,程令社.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6)
[3]1968-2009年叶尔羌河流域冰川变化——基于第一、二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J]. 冯童,刘时银,许君利,郭万钦,魏俊锋,张震. 冰川冻土. 2015(01)
[4]聂拉木县冲堆普2002年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陈晓清,崔鹏,杨忠,齐永青. 冰川冻土. 2006(05)
[5]高亚洲冰川的近期退缩及其对西北水资源的影响[J]. 姚檀栋,刘时银,蒲健辰,沈永平,鲁安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06)
硕士论文
[1]不同溃决模式下冰湖溃决洪水演进模拟及危险区划[D]. 刘林.长江科学院 2016
本文编号:3372657
【文章来源】: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37(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绒伊措地理位置
绒伊措所处的区域构造背景特殊,位于“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向中部转折端的东缘,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核部,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绒伊措及其流域范围内地层属于甘孜地层小区,出露的沉积地层主要包括三叠系中下统和上统,另有大量的燕山晚期花岗岩分布,三叠系中下统厚度较大,约3 868.2 m,变质稍深,岩性较单调,为一套变质异粒砂岩、千枚状粉砂岩、粉砂质板岩、泥板岩、千枚岩夹层、砂质灰岩及不稳定砂砾岩、霏细岩组合。三叠系上统厚约13 800 m,为浅海相-滨海相-沼泽相,砾岩-砂板岩-灰岩多旋回沉积,并伴有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喷发。研究区内岩浆岩分布面积较大,为燕山晚期的岩浆活动导致的酸性岩侵入,主要由2个岩体组成:绒伊措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和若洛隆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岩体侵入的最新地层为上三叠统图姆沟组(T3t)和拉纳山组(T3l),均无沉积覆盖层。区内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构造形迹为褶皱和断裂,如图2[12]所示。3 冰湖溃决风险评估
绒伊措为大冰期强烈的冰川运动作用下向下掏蚀基岩形成的冰蚀湖。结合上述地质环境分析,整个坝体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岩体相对完整,破碎程度低。在经历1950年察隅地震后,绒伊措没有发生冰湖溃决,说明整个坝体的稳定性好,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坝体失稳破坏。目前绒伊措湖面高程约4 614 m,坝顶的海拔约4 620 m,比湖面高6 m,坝顶宽约60 m,在10月份后常覆盖积雪,坝体背水面坡度约67°,中下部存在碎屑物堆积(图3)。3.3 绒伊措危险性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近25 a湖泊变迁及其驱动力分析[J]. 刘佳丽,周天财,于欢,孙建.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02)
[2]溃坝洪水研究进展[J]. 刘林,常福宣,肖长伟,高延鸿,程令社.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6)
[3]1968-2009年叶尔羌河流域冰川变化——基于第一、二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J]. 冯童,刘时银,许君利,郭万钦,魏俊锋,张震. 冰川冻土. 2015(01)
[4]聂拉木县冲堆普2002年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陈晓清,崔鹏,杨忠,齐永青. 冰川冻土. 2006(05)
[5]高亚洲冰川的近期退缩及其对西北水资源的影响[J]. 姚檀栋,刘时银,蒲健辰,沈永平,鲁安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06)
硕士论文
[1]不同溃决模式下冰湖溃决洪水演进模拟及危险区划[D]. 刘林.长江科学院 2016
本文编号:3372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37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