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洞庭湖澧水洪道冲淤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6 05:27
基于澧水洪道实测水文资料、不同年代水下地形资料、断面测绘资料及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分析研究了澧水洪道及七里湖槽蓄量变化、洪道重点部位冲淤变化特征、纵断面及典型横断面冲淤演变规律等。结果表明1995年来澧水洪道平面调整不大,但河槽冲刷较明显,滩地存在淤积,洪道整体表现为冲刷。七里湖槽蓄量1995-2003年间略有减小,2003-2011年槽蓄量增长较快。随着上游水库的运用,2003年后河道深泓下切速率加快,洲滩普遍存在泥沙淤积,新河口、柳林咀河段存在较强的演变趋势,需要加强观测并采取必要的稳定河势措施。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澧水洪道及2011年DEM
研究所用资料包括:澧水津市、石龟山,洞庭湖南嘴站历年实测水文资料。津市以下部分河段1975年、1985年、2018年和2019年实测地形纵、横断面资料,1995年、2003年、2011年1∶10 000水下地形数据(见图1和图2)。以及相关单位关于澧水洪道、松澧地区、洞庭湖的规划报告及研究成果等[1-5]。图2 澧水洪道及2011年DEM
基于实测输沙率资料,采用输沙量法[11]计算澧水石门至石龟山河段1995-2011年间冲淤量。计算只考虑石门、松滋西支官垸站输入本区间的沙量和经石龟山站输出到区间外的沙量,不考虑七里湖通过五里河输入或输出到松滋中支的沙量。1995-2003年石门至石龟山河段累计淤积3 471.7 万t,其中石门站输入沙量3 913.9 万t,官垸站输入沙量6 784.6 万t,石龟山站输出沙量7 226.8 万t;2004-2011年石门至石龟山河段累计淤积144.6 万t,其中石门站输入沙量889.0 万t,官垸站输入沙量1 214.5 万t,石龟山站输出沙量1 958.9 万t。图3为1990-2016年本河段进出沙量变化图。可见2004年前本河段以持续淤积为主,2004年后河段基本保持冲淤平衡,且年际输沙量变幅远小于2004年前。其原因和澧水上游建库后水体含沙量减小及松滋口分流量减小有关。2.3 重点部位冲淤变化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洞庭湖泥沙输移和淤积分布特性研究[J]. 宋平,方春明,黎昔春,郑颖.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6)
[2]河道实测冲淤量不同计算方法结果比较分析[J]. 段光磊,彭严波,郭满姣.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2)
[3]基于GIS的目平湖泥沙冲淤变化空间定量分析[J]. 邓吉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4]洞庭湖区淤积特性分析[J]. 段文忠,王明甫. 泥沙研究. 1996(02)
硕士论文
[1]GIS在河道冲淤及河床演变分析中的应用[D]. 王强.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6837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澧水洪道及2011年DEM
研究所用资料包括:澧水津市、石龟山,洞庭湖南嘴站历年实测水文资料。津市以下部分河段1975年、1985年、2018年和2019年实测地形纵、横断面资料,1995年、2003年、2011年1∶10 000水下地形数据(见图1和图2)。以及相关单位关于澧水洪道、松澧地区、洞庭湖的规划报告及研究成果等[1-5]。图2 澧水洪道及2011年DEM
基于实测输沙率资料,采用输沙量法[11]计算澧水石门至石龟山河段1995-2011年间冲淤量。计算只考虑石门、松滋西支官垸站输入本区间的沙量和经石龟山站输出到区间外的沙量,不考虑七里湖通过五里河输入或输出到松滋中支的沙量。1995-2003年石门至石龟山河段累计淤积3 471.7 万t,其中石门站输入沙量3 913.9 万t,官垸站输入沙量6 784.6 万t,石龟山站输出沙量7 226.8 万t;2004-2011年石门至石龟山河段累计淤积144.6 万t,其中石门站输入沙量889.0 万t,官垸站输入沙量1 214.5 万t,石龟山站输出沙量1 958.9 万t。图3为1990-2016年本河段进出沙量变化图。可见2004年前本河段以持续淤积为主,2004年后河段基本保持冲淤平衡,且年际输沙量变幅远小于2004年前。其原因和澧水上游建库后水体含沙量减小及松滋口分流量减小有关。2.3 重点部位冲淤变化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洞庭湖泥沙输移和淤积分布特性研究[J]. 宋平,方春明,黎昔春,郑颖.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6)
[2]河道实测冲淤量不同计算方法结果比较分析[J]. 段光磊,彭严波,郭满姣.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2)
[3]基于GIS的目平湖泥沙冲淤变化空间定量分析[J]. 邓吉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4]洞庭湖区淤积特性分析[J]. 段文忠,王明甫. 泥沙研究. 1996(02)
硕士论文
[1]GIS在河道冲淤及河床演变分析中的应用[D]. 王强.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6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38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