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县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与情景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9 17:55
黄土高原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地理特点,夏季汛期山洪频发,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害,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以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为研究区域,在充分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空间数据、社会经济属性数据、历史山洪事件情况等资料的基础上,从影响山洪灾害形成的触发因子、下垫面自然孕灾环境因子和社会经济易损性因子出发,选取11个因子构建子洲县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得到子洲县山洪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结果。然后利用P-Ⅲ型分布曲线模拟不同重现期降雨量,利用SCS-CN模型模拟地表径流量,运用其结果模拟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情况下,研究区的淹没情况,最终结合风险评价结果对研究区进行山洪灾害防治分区,提出防洪减灾措施等方面的建议,并以县城地区为例,提出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主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山洪灾害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集中在东北部和南部的一些地区,主要是大理河、驼耳巷沟、岔巴沟河和淮宁河流域。从乡镇来看,主要是双湖峪镇、苗家坪镇、马蹄沟镇、三川口镇和驼耳巷乡这些乡镇受山洪灾害的威胁大。(2)模拟研究区淹没情况的结果表明:当发生2...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研究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子洲县水系图(来源子洲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陆域地理格局与环境变化风险(英文)[J]. 吴绍洪,刘路路,刘燕华,高江波,戴尔阜,冯爱青,王文涛.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04)
[2]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J]. 孙东亚. 中国防汛抗旱. 2019(02)
[3]基于CiteSpace方法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演化[J]. 孙威,毛凌潇. 地理学报. 2018(12)
[4]中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J]. 中国防汛抗旱. 2018(11)
[5]建国以来中国山洪灾害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J]. 刘业森,杨振山,黄耀欢,刘昌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2)
[6]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的简易数值解法及应用[J]. 高振宇. 北京水务. 2018(04)
[7]基于GIS及综合权重法的甘肃黄土高原区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 王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08)
[8]陕北绥德县、子洲县城区2017年“7·26”暴雨致灾成因分析[J]. 姚文艺,侯素珍,郭彦,杨吉山.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9)
[9]基于GIS的山洪预警系统的研究-以武陵山为对象[J]. 李志红,林定元,周小珍.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04)
[10]高原山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以贵州省赫章县为例[J]. 李朝仙,赵翠薇. 贵州科学. 2018(01)
博士论文
[1]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建模研究[D]. 刘瑞.华东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基于GIS和RS的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研究[D]. 杨俊.南昌工程学院 2018
[2]土地利用视阈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 贾丹.东华理工大学 2017
[3]基于GIS技术的紫阳县山洪灾害风险评价[D]. 祁靓雯.长安大学 2017
[4]基于GIS的山洪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研究[D]. 周蕤.成都理工大学 2017
[5]榆林市子洲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 李佳佳.西安科技大学 2014
[6]基于GIS的北京地区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D]. 张骞.首都师范大学 2014
[7]巢湖流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与情景分析[D]. 郝丹丹.安徽师范大学 2014
[8]西部山区城镇山洪灾害易损性评价[D]. 李龙伟.湖南科技大学 2013
[9]山洪灾害监测预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召贤.电子科技大学 2013
[10]GIS与RS在重庆市滑坡风险区划中的应用研究[D]. 刘光鹏.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92529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研究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子洲县水系图(来源子洲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陆域地理格局与环境变化风险(英文)[J]. 吴绍洪,刘路路,刘燕华,高江波,戴尔阜,冯爱青,王文涛.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04)
[2]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J]. 孙东亚. 中国防汛抗旱. 2019(02)
[3]基于CiteSpace方法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演化[J]. 孙威,毛凌潇. 地理学报. 2018(12)
[4]中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J]. 中国防汛抗旱. 2018(11)
[5]建国以来中国山洪灾害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J]. 刘业森,杨振山,黄耀欢,刘昌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2)
[6]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的简易数值解法及应用[J]. 高振宇. 北京水务. 2018(04)
[7]基于GIS及综合权重法的甘肃黄土高原区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 王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08)
[8]陕北绥德县、子洲县城区2017年“7·26”暴雨致灾成因分析[J]. 姚文艺,侯素珍,郭彦,杨吉山.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9)
[9]基于GIS的山洪预警系统的研究-以武陵山为对象[J]. 李志红,林定元,周小珍.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04)
[10]高原山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以贵州省赫章县为例[J]. 李朝仙,赵翠薇. 贵州科学. 2018(01)
博士论文
[1]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建模研究[D]. 刘瑞.华东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基于GIS和RS的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研究[D]. 杨俊.南昌工程学院 2018
[2]土地利用视阈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 贾丹.东华理工大学 2017
[3]基于GIS技术的紫阳县山洪灾害风险评价[D]. 祁靓雯.长安大学 2017
[4]基于GIS的山洪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研究[D]. 周蕤.成都理工大学 2017
[5]榆林市子洲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 李佳佳.西安科技大学 2014
[6]基于GIS的北京地区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D]. 张骞.首都师范大学 2014
[7]巢湖流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与情景分析[D]. 郝丹丹.安徽师范大学 2014
[8]西部山区城镇山洪灾害易损性评价[D]. 李龙伟.湖南科技大学 2013
[9]山洪灾害监测预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召贤.电子科技大学 2013
[10]GIS与RS在重庆市滑坡风险区划中的应用研究[D]. 刘光鹏.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92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39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