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土石坝溃坝含沙流量线研究(一)——影响因素及二次波动现象

发布时间:2021-10-10 16:01
  土石坝溃坝过程最大峰值流量影响因素众多,对其系统研究有利于大坝建造之初的防溃设计。深入了解土石坝溃坝峰值流量之后的流量变化情况,有助于下游制定更加科学安全的防洪措施。基于此,通过一系列土石坝溃坝模型试验,研究了坝体结构(坝体填筑材料、是否开挖导流槽、上/下坡面坡比、坝体尺寸)和水流因素(库容)对溃坝含沙流量的影响,并对峰值流量之后的流量过程线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填筑黏聚力较大的材料、开挖导流槽、采用较小的上/下坡面坡比和较小库容均有利于降低溃坝峰值流量;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土石坝溃坝含沙流量线在峰值点之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二次波动,这是由于间歇性溃口边坡坍塌短暂淤堵溃口,并造成溃坝水流中的泥沙含量发生变化引起的。 

【文章来源】:应用力学学报. 2020,3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土石坝溃坝含沙流量线研究(一)——影响因素及二次波动现象


水槽试验系统

过程图,材料,属性,流量


图8 不同材料属性坝体溃决坝前水位对比本文中虽然矿渣坝在溃坝中表现得更好,但是该材料受到地域限制,不便于大规模推广。我国国土表现为山地居多,土石坝填筑材料选取山沙的情况最多,因此本文后续试验采用山沙作为坝体堆筑材料进行分析。

过程图,导流槽,水位,过程


采用人工导流槽的试验结果分别如图10和图11所示。从图10中看到,人工开挖导流槽降低了溃坝发生时的初始坝前水位,并引导溃坝从导流槽位置开始。从图11中看到,开挖导流槽条件下,溃口峰值流量略有下降,说明开挖导流槽对高危土石坝抢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开挖人工导流槽后,峰值流量出现时间相比无导流槽情况有所提前。开挖导流槽的试验,其含沙流量线在峰值流量后依旧出现了二次波动,二次波动出现的时间相对自然溃决试验(无导流槽试验)有所提前。图1 1 人工导流和自然溃决下游含沙流量变化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初始含水量条件下的堰塞坝溃决机理[J]. 蒋先刚,吴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1)
[2]考虑引流槽开挖措施的堰塞坝溃决机制分析[J]. 王琳,李炎隆,李守义,薛一峰,司政.  应用力学学报. 2019(06)
[3]不同底床坡度下的堰塞坝溃决过程研究[J]. 蒋先刚,吴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S1)
[4]初始含水率及人工干预对堰塞坝溃决影响试验研究[J]. 刘杰,颜婷,周传兴,陈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5]堰塞坝漫顶溃决机理与溃坝过程模拟[J]. 钟启明,陈生水,邓曌.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8(09)
[6]不同密实条件的滑坡堰塞坝漫顶溃决实验[J]. 赵高文,姜元俊,乔建平,孟华君,杨宗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6)
[7]滑坡堰塞坝越顶溢流破坏的物理模型实验[J]. 付建康,罗刚,胡卸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1)
[8]不同颗粒级配条件下堰塞坝溃决特征试验研究[J]. 王道正,陈晓清,罗志刚,陈华勇,赵万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6(05)
[9]涌浪规模对冰碛湖溃决的影响实验[J]. 黄金辉,刘建康,程尊兰,张小刚,刘大翔,赵鑫.  山地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428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28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0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