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白洋淀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10-11 11:52
  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是实现河湖连通的基础,可为构建生态水网、提升水体连续性提供决策依据。鉴于现有评价方法多集中于连通概率及强度方面,忽略了结构稳定性的评估;为有效探究水系在外界干扰下的连通稳定程度及科学指导水资源开发利用,以白洋淀为例,基于网络分析法,将湖泊概化为节点,河流通道概化为边,考虑水网稳定性,建立包括水面率、水系连通度及水系结构稳定性三大要素,共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耦合赋权及综合指数评价法,评估淀区水系结构连通性。结果表明,较之2007年,2017年淀区综合连通指数由0.7524下降至0.4235,区域孤立湖泊增多,连通强度及结构稳定性均有所降低。 

【文章来源】:水生态学杂志. 2020,4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白洋淀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


2007年和2017年白洋淀湖泊及河流通道分布

水系图,白洋淀,水系,湖泊


较之2007年,2017年白洋淀湖泊面积增长2.4倍,数量由26个增至33个,河流通道数量由74个降至57个。新增湖泊主要集中于淀区西部,多数为孤立水域,缺少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的通道,水体自然流动受限。2007年及2017年白洋淀水系概化结果见图2。3.2 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洋淀生态环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世存,王欢欢,田凯,赵彦伟,陈家琪,李春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5)
[2]基于熵权法-层次分析法耦合赋权的多源信息融合突水危险性评价[J]. 施龙青,张荣遨,韩进,丛培章,秦道霞,郭玉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3]基于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松花湖湖滨带功能区划研究[J]. 高化雨,韩会玲,张晶,赵进勇,彭文启,马栋.  水生态学杂志. 2019(06)
[4]基于复合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巩义市为例[J]. 杨莹,侯凯旋,岳卫峰,叶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5]白洋淀流域湿地连通性研究[J]. 闫欣,牛振国.  生态学报. 2019(24)
[6]洞庭湖区水系格局及连通性优化[J]. 黄草,陈叶华,李志威,沈小雄,谭岚.  水科学进展. 2019(05)
[7]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法的层级生态网络结构研究[J]. 王戈,于强,YANG Di,张启斌,岳德鹏,刘建华.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7)
[8]基于景观指数的高邮湖湿地生态水文连通性分析[J]. 赵凌栋,车丁,张晶,赵进勇,彭文启,韩会玲.  水利水电技术. 2019(01)
[9]近20年白洋淀湿地水文连通性及空间形态演变[J]. 张梦嫚,吴秀芹.  生态学报. 2018(12)
[10]基于连通性的城镇水系规划研究[J]. 李普林,陈菁,孙炳香,肖晨光,陈睿东.  人民黄河. 2018(01)

硕士论文
[1]基于边攻击的复杂网络静态鲁棒性研究[D]. 王玉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30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30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