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枧水库溢洪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13:08
文章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对鱼枧水库溢洪道结构设计进行研究优化,通过方案对比,根据原设计方案的试验结果,对进口导墙、控制段与泄槽曲线连接段、消力池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在各种工况下,该溢洪道泄洪能力、抗水流冲刷能力及变形稳定性都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且充分发挥了限额设计思路,对类似项目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湖南水利水电. 202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1.2 工程水文
1.3 工程方案设计
2 模型试验
2.1 模型实验内容
2.2 模型试验工况
2.3 模型制作
3 设计方案优化
3.1 对进口导墙的优化
3.2 对控制段与泄槽曲线连接段的优化
3.3 对消力池的优化
4 优化设计方案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泄流能力
4.2 溢洪道进口的水力学特性
4.3 溢洪道泄槽的水力学特性
4.3.1 流态和水面线
4.3.2 流速
4.3.3 压强
4.4 下游河道的水力学特性
4.4.1 流态和流速
4.4.2 冲刷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水库溢洪道优化设计模型试验研究[J]. 徐高瑞. 江西水利科技. 2020(01)
[2]西彭水电站溢洪道弯曲段改造设计试验[J]. 张林.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09)
[3]寒山水库岸边式溢洪道进水渠导墙体型优化试验研究[J]. 周苏芬,邬年华,黄志文,王志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08)
[4]非对称溢洪道进口的优化研究[J]. 高琦,刘亚坤,王德振,张帝,张栋. 东北水利水电. 2019(06)
[5]鱼嘴坳水电站溢洪道复合消能设计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 夏明月.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05)
[6]溢洪道出口挑流鼻坎体型优化设计研究[J]. 吴亮,牧振伟. 红水河. 2019(01)
[7]溢洪道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夏鹏飞,刘孝轩,胡俊,朱利.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8]AG水库溢洪道泄流能力分析[J]. 赵斌.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7(06)
[9]溢洪道进水渠进口形式试验研究[J]. 宋永嘉,田林钢,李河. 人民黄河. 2005(09)
本文编号:3430571
【文章来源】:湖南水利水电. 202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1.2 工程水文
1.3 工程方案设计
2 模型试验
2.1 模型实验内容
2.2 模型试验工况
2.3 模型制作
3 设计方案优化
3.1 对进口导墙的优化
3.2 对控制段与泄槽曲线连接段的优化
3.3 对消力池的优化
4 优化设计方案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泄流能力
4.2 溢洪道进口的水力学特性
4.3 溢洪道泄槽的水力学特性
4.3.1 流态和水面线
4.3.2 流速
4.3.3 压强
4.4 下游河道的水力学特性
4.4.1 流态和流速
4.4.2 冲刷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水库溢洪道优化设计模型试验研究[J]. 徐高瑞. 江西水利科技. 2020(01)
[2]西彭水电站溢洪道弯曲段改造设计试验[J]. 张林.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09)
[3]寒山水库岸边式溢洪道进水渠导墙体型优化试验研究[J]. 周苏芬,邬年华,黄志文,王志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08)
[4]非对称溢洪道进口的优化研究[J]. 高琦,刘亚坤,王德振,张帝,张栋. 东北水利水电. 2019(06)
[5]鱼嘴坳水电站溢洪道复合消能设计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 夏明月.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05)
[6]溢洪道出口挑流鼻坎体型优化设计研究[J]. 吴亮,牧振伟. 红水河. 2019(01)
[7]溢洪道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夏鹏飞,刘孝轩,胡俊,朱利.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8]AG水库溢洪道泄流能力分析[J]. 赵斌.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7(06)
[9]溢洪道进水渠进口形式试验研究[J]. 宋永嘉,田林钢,李河. 人民黄河. 2005(09)
本文编号:3430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3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