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等温干燥过程及其最佳干燥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21:48
水工混凝土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常常处于不同的含水状态,而含水率的不同将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对混凝土不同含水状态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得到干基混凝土试件,运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取得干燥试件时,试件的失水率、失水时间以及强度变化等均不相同。基于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下,不同强度等级、尺寸和龄期混凝土等温持续干燥脱水规律,运用微观检测手段探究干燥对混凝土内部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强度变化原因,探究对混凝土影响最小的干燥方式,为混凝土最佳干燥机制的选取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运用不同的干燥温度60℃、80℃、105℃、120℃和150℃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20、C30、C40、C50的混凝土进行等温持续干燥,得到描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干燥脱水过程的修正PageⅡ模型。不同干燥温度下混凝土失水率的差异是由于失去水分的类型不同造成的,80℃以下干燥主要是自由水和吸附水失去,80℃以上干燥时,部分结晶水开始脱去,干燥温度越高,脱去结晶水越多。对干燥前后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同时运用超声波检测和扫描电镜方法对干燥前后混凝土进行分析,得到强度的变化是水分蒸发使混凝...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凝土中水分存在形式(Feldman1968)
第一章 绪论2007)。1.2.1.2 干燥过程中的水分传输当混凝土内部湿度与外界环境湿度产生差异时,水分平衡被打破,会形成水分输。混凝土中水分传输主要包括扩散和渗透两种传质方式。其中扩散又分为四种形(李春秋 2009)。第一种,水分通过吸附作用和表面扩散作用进入固相的孔隙;第种,水分在孔壁上形成吸附层,以水蒸汽扩散形式进入材料内部;第三种,水分凝成水膜,并以水膜形式传输;第四种,孔壁水膜层屈服,表层滑动和水蒸汽扩散同进行;第五种,孔隙内部部分饱和,形成非饱和渗流;第六种,孔隙内部完全饱和形成饱和渗流。六种传输形式可归纳如图所示。第一阶段:吸附 第二阶段:水蒸汽扩散 第三阶段:薄膜传输
图 2-2 150℃下混凝土的干燥速率曲线Fig.2-2 Drying rate curves of concrete at 150 ℃温度下,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达到干燥状态所需时间、总速率以及对照组失水率见表 2-2。根据表 2-2 可知,对照组组基本吻合,可以认为试验组已经完全干燥。土在干燥过程中质量的动态变化,得到了不同干燥温度、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2-3 和图 2-4 所示。
本文编号:3497554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凝土中水分存在形式(Feldman1968)
第一章 绪论2007)。1.2.1.2 干燥过程中的水分传输当混凝土内部湿度与外界环境湿度产生差异时,水分平衡被打破,会形成水分输。混凝土中水分传输主要包括扩散和渗透两种传质方式。其中扩散又分为四种形(李春秋 2009)。第一种,水分通过吸附作用和表面扩散作用进入固相的孔隙;第种,水分在孔壁上形成吸附层,以水蒸汽扩散形式进入材料内部;第三种,水分凝成水膜,并以水膜形式传输;第四种,孔壁水膜层屈服,表层滑动和水蒸汽扩散同进行;第五种,孔隙内部部分饱和,形成非饱和渗流;第六种,孔隙内部完全饱和形成饱和渗流。六种传输形式可归纳如图所示。第一阶段:吸附 第二阶段:水蒸汽扩散 第三阶段:薄膜传输
图 2-2 150℃下混凝土的干燥速率曲线Fig.2-2 Drying rate curves of concrete at 150 ℃温度下,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达到干燥状态所需时间、总速率以及对照组失水率见表 2-2。根据表 2-2 可知,对照组组基本吻合,可以认为试验组已经完全干燥。土在干燥过程中质量的动态变化,得到了不同干燥温度、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2-3 和图 2-4 所示。
本文编号:3497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9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