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机制研究:缘起、框架与成效
发布时间:2022-01-10 05:08
水不因政治边界的存在而停止流动。当自由流淌的水遇到不可撼动的国家领土,便会产生各种矛盾。由于跨国水资源具有不可或缺、分配不均、匮乏与共享的特性,流域各国不得不在保障基本权利、实现自身发展,与维护国家关系、区域稳定之间谋求协调。本文以“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机制”为研究对象,将流域内的国家行为体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观察流域国解决跨国水资源问题的互动过程,基于相关国际关系、国际机制理论,归纳并阐明国与国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协调机制,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协调机制的缘起、框架、成效展开深入分析。正文分为三大部分,对协调机制的形成背景、形式和运作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跨国流域治理中的问题国家间矛盾的来由进行梳理解释协调机制的缘起第二部分由国际体系、国际规范、国际机制这三个层面阐释跨国协调行为背后的观念逻辑、规则逻辑和方法逻辑探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国际与区域水法、国际制度安排如何搭建起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框架,并就“对话”、“条约”、“多边组织”三种跨国协调工具的形成背景、理论基础、运作方式、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一一作出考察,阐明国与国在跨国流域治理中的协调机制。第三部分聚焦于跨国流域...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三个概念的关系??,
?Kilome,^??Robinson?Projection??图4跨国流域全球分布图44??然而,在国际河流众多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将水视为主权问题,拒绝来自外??部的干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水资源研宄所的调查显示,世界上三分之二的跨??国界河流没有建立合作管理框架。曾任职世界银行副总裁的伊什梅尔?塞拉奇尔??丁宣称:“下个世纪的战争将跟水有关。”??彼得?格莱克在回顾水资源冲突时列举了六种冲突类型:对水资源的控制;??利用水资源作为军事工具;以向水域中投毒作为恐怖威胁;将水系作为军事行动??的袭击目标;在生态和社会发展与惊吓,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发展争端”;??将水资源作为政治工具,从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水资源匮乏与污染无疑会加剧??跨国流域内的紧张局势,尽管当今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未必与水有关,但在很多??激烈的地区冲突中,水资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联合国水资源开发报告》??统计,在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有507起,尽管其中过半的事件仅仅??为国家间口水战
第三章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框架??在本章,笔者试图阐明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框架。具体而言,它是一套国际??面的国家行为体进行协调的框架,若将此框架比作母体,其构成便包括观念、??则和方法三个子要素。本部分将由国际体系、国际规范、国际机制这三个层面??开,分析国家在跨国流域治理中“因之而”协调、“据之以”协调、“用之以”协调??逻辑,以阐明跨国流域治理协调框架的内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咸海流域跨界水合作历史、形势及思考[J]. 田向荣,王国义,樊彦芳.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06)
[2]国际河流水资源治理及成效:湄公河与莱茵河的比较研究[J]. 王庆忠.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
[3]大湄公河水资源“安全化”的形成及影响[J]. 王庆忠. 东南亚纵横. 2016(05)
[4]跨国河流冲突与合作的博弈论分析[J]. 蒋新苗,虢丽霞. 中国软科学. 2016(06)
[5]国际公共管理的工具与工具选择:基于国际争端领域的分析[J]. 张磊. 国际观察. 2016(02)
[6]冲突抑或合作:跨国河流水治理的路径和机制[J]. 李昕蕾.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01)
[7]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研究:研究进展与评述[J]. 胡兴球,张阳,郑爱翔.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8]水权的合法性: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中的规范竞争[J]. 韩叶.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05)
[9]治理、善治与全球治理:理念和现实的挑战[J]. 托马斯·G.怀斯,张志超. 国外理论动态. 2014(08)
[10]中亚水资源冲突与合作现状[J]. 苏来曼·斯拉木,泰来提·木明. 欧亚经济. 2014(03)
本文编号:3580107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三个概念的关系??,
?Kilome,^??Robinson?Projection??图4跨国流域全球分布图44??然而,在国际河流众多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将水视为主权问题,拒绝来自外??部的干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水资源研宄所的调查显示,世界上三分之二的跨??国界河流没有建立合作管理框架。曾任职世界银行副总裁的伊什梅尔?塞拉奇尔??丁宣称:“下个世纪的战争将跟水有关。”??彼得?格莱克在回顾水资源冲突时列举了六种冲突类型:对水资源的控制;??利用水资源作为军事工具;以向水域中投毒作为恐怖威胁;将水系作为军事行动??的袭击目标;在生态和社会发展与惊吓,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发展争端”;??将水资源作为政治工具,从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水资源匮乏与污染无疑会加剧??跨国流域内的紧张局势,尽管当今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未必与水有关,但在很多??激烈的地区冲突中,水资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联合国水资源开发报告》??统计,在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有507起,尽管其中过半的事件仅仅??为国家间口水战
第三章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框架??在本章,笔者试图阐明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框架。具体而言,它是一套国际??面的国家行为体进行协调的框架,若将此框架比作母体,其构成便包括观念、??则和方法三个子要素。本部分将由国际体系、国际规范、国际机制这三个层面??开,分析国家在跨国流域治理中“因之而”协调、“据之以”协调、“用之以”协调??逻辑,以阐明跨国流域治理协调框架的内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咸海流域跨界水合作历史、形势及思考[J]. 田向荣,王国义,樊彦芳.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06)
[2]国际河流水资源治理及成效:湄公河与莱茵河的比较研究[J]. 王庆忠.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
[3]大湄公河水资源“安全化”的形成及影响[J]. 王庆忠. 东南亚纵横. 2016(05)
[4]跨国河流冲突与合作的博弈论分析[J]. 蒋新苗,虢丽霞. 中国软科学. 2016(06)
[5]国际公共管理的工具与工具选择:基于国际争端领域的分析[J]. 张磊. 国际观察. 2016(02)
[6]冲突抑或合作:跨国河流水治理的路径和机制[J]. 李昕蕾.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01)
[7]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研究:研究进展与评述[J]. 胡兴球,张阳,郑爱翔.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8]水权的合法性: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中的规范竞争[J]. 韩叶.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05)
[9]治理、善治与全球治理:理念和现实的挑战[J]. 托马斯·G.怀斯,张志超. 国外理论动态. 2014(08)
[10]中亚水资源冲突与合作现状[J]. 苏来曼·斯拉木,泰来提·木明. 欧亚经济. 2014(03)
本文编号:3580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58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