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咸三支渠地基沉降变形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0 05:41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地处渭河北岸黄土台塬地区,咸三支渠正平大街改线段(K1+230K1+350)位于空港新城北部,该段水渠在原始黄土冲沟上修建,下部为湿陷性黄土,上部填筑近10m高的渠基,填土材料为素填土。水渠于2017年12月前修建完成,在未通水情况下在水渠冲沟填方段出现多条横向裂缝,其中主裂缝位于原始冲沟中心位置。该问题导致次年春天水渠无法通水灌溉,且影响到位于水渠底部约20m深的雨水管顶管工程的实施。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勘察、室内试验和理论计算等技术方法,对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咸三支渠地基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成果可直接指导咸三支渠的设计与施工,亦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并为黄土地区渠道工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研究区场地位于属黄土台塬上,地质构造条件简单,主要地层为素填土、黄土和古土壤,其中黄土的湿陷等级为Ⅱ级,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2)在填方加载、渗水、抽水等共同作用下导致渠基强度降低、黄土湿陷沉降导致水渠开裂。(3)基于数值模拟分析,认为渠道建成后的沉降变形主要为填方渠堤的自身压缩变形和原始地...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咸三支渠地基沉降变形分析


水渠底部主裂缝国外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与湿陷系数的黄土湿陷性评判准则,如基于土的干密度和

技术路线图,渠基,数值模拟分析,勘察评价


第一章 绪 论。降变形数值模拟分析。选取代表性工程地质剖面,采用 M分析模型,分别对天然工况和渗水饱和工况下渠基的沉调查情况和勘察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渠基沉降变形规律加固方案数值模拟分析。结合场地工程地质特征与具体施,并运用 MIDAS 数值模拟软件,分别研究天然与饱和果。技术路线如图 1.2 所示。

地理位置,新城,招商引资


街的北侧路缘处(图 2.1~图 2.5)。经济新城作为陕西省西安市的国际大都市在未来拓展的重点区域,它坐落,北至泾河,南至福银高速,东接秦汉新城,西抵西咸新区边界,总面积 7.86 万人,其中自贸区面积 13.8km2,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临空型自贸片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空港新城立足流中心、国际会展和文化创意中心、国际航空服务业和航空高端加工态和农业小镇示范中心的发展定位,紧紧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重航空维修、航空企业总部、跨境电商等临空型产业,坚持把招商引资五资 齐抓,多措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集中提供了坚实支撑,助力打造 中国孟菲斯 和大西安航空服务功能区。个完善的产业体系,打造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填方渠道边坡变形稳定性分析[J]. 赵云,于春瑞.  吉林水利. 2019(02)
[2]基于增湿变形的渠道工程黄土渠基湿陷性评价方法[J]. 张爱军,邢义川,汪海涛,郭敏霞,任文渊.  水利学报. 2017(01)
[3]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黄土湿陷试验新方法研究[J]. 邢义川,金松丽,赵卫全,张爱军,安鹏,张博.  岩土工程学报. 2017(03)
[4]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深厚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性评价研究[J]. 安鹏,邢义川,张爱军,金松丽,程大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6(06)
[5]大厚度自重湿陷黄土湿陷变形评价方法的研究[J]. 邵生俊,李骏,李国良,邓国华,张继文,刘阳,邵帅.  岩土工程学报. 2015(06)
[6]黄土湿陷性分布不连续对湿陷变形的影响研究[J]. 郑建国,邓国华,刘争宏,陈冉升,范寒光,李开超.  岩土工程学报. 2015(01)
[7]关于黄土湿陷性评价和剩余湿陷量的新认识[J]. 姚志华,黄雪峰,陈正汉,方祥位,苗强强,张江水.  岩土力学. 2014(04)
[8]陕西蒲城Q2黄土湿陷变形特性研究[J]. 方祥位,申春妮,李春海,汪龙,刘厚健.  岩土力学. 2013(S2)
[9]黄土地区引调水线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J]. 焦振华,王新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3(04)
[10]结构性黄土一维湿陷特性的离散元数值模拟[J]. 蒋明镜,胡海军,彭建兵.  岩土力学. 2013(04)

博士论文
[1]基于“可能湿陷变形”的黄土渠道地基湿陷性评价方法研究[D]. 金松丽.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7
[2]黄土结构性模型及黄土渠道的浸水变形试验与数值分析[D]. 胡再强.西安理工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580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580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4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