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指标检验复核方法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0 21:05
山洪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山洪预警是预防山洪灾害的重要手段,临界雨量是山洪预警的一个重要指标。成灾水位、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河道糙率和比降等选取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临界雨量的计算结果。为检验临界雨量精度,论文从山洪灾害参数敏感性分析、产汇流检验复核、小流域分类研究以及临界雨量检验复核四个方面,开展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指标检验复核方法研究,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预警指标检验复核方法体系,并以河南省部分典型防灾对象为实例进行了应用研究,得到了一些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Sobol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水位流量反推法中各参数对临界雨量结果的敏感程度,以及整个计算系统中各个部分分别对临界雨量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安阳县河西沟流域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产流部分的参数及水位流量关系对临界雨量的影响较大,汇流部分对临界雨量的影响稍小。该成果量化了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为检验复核方法的提出提供思路。(2)基于实测雨洪资料,开展了典型小流域产汇流方法适用性研究。选取蓄水容量分布和径流系数两种方法进行产流计算、标准化单位线进行汇流计算,构建适用于无...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敏感性分析研究现状
1.2.2 产汇流模型研究现状
1.2.3 小流域分类研究现状
1.2.4 临界雨量确定研究现状
1.2.5 预警指标检验复核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
2.1.1 产汇流计算方法
2.1.2 临界雨量计算方法
2.2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2.2.1 误差来源分析
2.2.2 参数敏感性分析简介
2.2.3 Sobol敏感性分析方法
2.3 小流域分类研究
2.3.1 小流域分类方法简介
2.3.2 K-means聚类分析方法
2.4 小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检验复核
2.4.1 基于雨洪资料的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
2.4.2 基于雨洪资料的流域产汇流模型建立
2.4.3 无资料小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复核
2.5 水位流量关系检验复核方法
2.6 小流域临界雨量检验复核方法体系
2.6.1 成灾时间确定方法
2.6.2 基于成灾洪水的临界雨量检验方法
2.6.3 小流域临界雨量复核方法
2.7 本章小结
3 河南省典型小流域预警指标参数敏感性分析
3.1 研究对象概况
3.2 参数的选取及取值范围
3.3 敏感性分析计算过程
3.4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河南省典型小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复核
4.1 研究对象概况
4.2 产汇流计算方法及参数合理性初判
4.3 产流模型优选
4.3.1 基础资料
4.3.2 模型建立及参数率定
4.3.3 结果分析
4.4 汇流模型选取
4.5 小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复核
4.5.1 分类对象分析
4.5.2 分类指标确定
4.5.3 分类结果分析
4.5.4 无资料小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复核
4.6 本章小结
5 河南省典型小流域临界雨量检验复核
5.1 水位流量关系检验复核
5.1.1 余河组水位流量关系检验复核
5.1.2 管畈组水位流量关系检验复核
5.2 成灾时间确定
5.3 基于成灾洪水的临界雨量检验
5.4 小流域临界雨量复核
5.4.1 余河组临界雨量复核
5.4.2 管畈组临界雨量复核
5.5 小流域临界雨量检验复核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1 个人简历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
4 获得的荣誉奖励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进的SCS模型在黑龙江省中小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J]. 顾雯,李丽,石晓丹,满霞玉,申瑞凤. 水文. 2017(03)
[2]2016年我国山洪灾害防御情况总结分析[J]. 何秉顺,马美红,李青,凌永玉. 中国防汛抗旱. 2017(01)
[3]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方法研究现状[J]. 张启义,张顺福,李昌志. 中国水利. 2016(21)
[4]基于水位/流量反推法的资料匮乏地区临界雨量研究[J]. 王新宏,唐永鹏,张美洋,雷赐涛,龚立尧.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04)
[5]我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现状及展望[J]. 张启义,张淼,孙东亚. 中国防汛抗旱. 2016(04)
[6]2015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进展[J]. 邱瑞田,黄先龙,褚明华,王文科. 中国防汛抗旱. 2016(01)
[7]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J]. 张志彤. 水利水电技术. 2016(01)
[8]基于聚类分析的水文相似流域研究[J]. 范梦歌,刘九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04)
[9]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过程实践问题刍议[J]. 董林垚,刘纪根,张平仓,任洪玉. 中国水利. 2015(13)
[10]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动态临界雨量拟定方法研究[J]. 陈瑜彬,杨文发,许银山. 人民长江. 2015(12)
博士论文
[1]中国西部湿润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D]. 钱群.浙江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吉安市水文分区研究与应用[D]. 李星.南昌工程学院 2017
[2]山区小流域产汇流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 郭祥波.河北工程大学 2016
[3]新安江、SWAT和BTOPMC模型的应用比较[D]. 朱炬明.华南农业大学 2016
[4]山洪防治区小流域分类与预警指标确定研究[D]. 薛霞.山东大学 2016
[5]山区洪水计算方法研究[D]. 默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
[6]北京山区洪沟道特征及预警技术研究[D]. 宋瑶.北京林业大学 2016
[7]无资料地区产汇流计算方法研究[D]. 吕林英.郑州大学 2015
[8]山东省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分析研究与应用[D]. 任春凤.山东大学 2015
[9]多参数非线性系统全局敏感性分析与动态代理模型研究[D]. 张扬.湖南大学 2014
[10]基于敏感性分析的SWAT水文参数优化方法比较研究[D]. 田琳.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05293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敏感性分析研究现状
1.2.2 产汇流模型研究现状
1.2.3 小流域分类研究现状
1.2.4 临界雨量确定研究现状
1.2.5 预警指标检验复核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
2.1.1 产汇流计算方法
2.1.2 临界雨量计算方法
2.2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2.2.1 误差来源分析
2.2.2 参数敏感性分析简介
2.2.3 Sobol敏感性分析方法
2.3 小流域分类研究
2.3.1 小流域分类方法简介
2.3.2 K-means聚类分析方法
2.4 小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检验复核
2.4.1 基于雨洪资料的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
2.4.2 基于雨洪资料的流域产汇流模型建立
2.4.3 无资料小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复核
2.5 水位流量关系检验复核方法
2.6 小流域临界雨量检验复核方法体系
2.6.1 成灾时间确定方法
2.6.2 基于成灾洪水的临界雨量检验方法
2.6.3 小流域临界雨量复核方法
2.7 本章小结
3 河南省典型小流域预警指标参数敏感性分析
3.1 研究对象概况
3.2 参数的选取及取值范围
3.3 敏感性分析计算过程
3.4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河南省典型小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复核
4.1 研究对象概况
4.2 产汇流计算方法及参数合理性初判
4.3 产流模型优选
4.3.1 基础资料
4.3.2 模型建立及参数率定
4.3.3 结果分析
4.4 汇流模型选取
4.5 小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复核
4.5.1 分类对象分析
4.5.2 分类指标确定
4.5.3 分类结果分析
4.5.4 无资料小流域产汇流方法检验复核
4.6 本章小结
5 河南省典型小流域临界雨量检验复核
5.1 水位流量关系检验复核
5.1.1 余河组水位流量关系检验复核
5.1.2 管畈组水位流量关系检验复核
5.2 成灾时间确定
5.3 基于成灾洪水的临界雨量检验
5.4 小流域临界雨量复核
5.4.1 余河组临界雨量复核
5.4.2 管畈组临界雨量复核
5.5 小流域临界雨量检验复核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1 个人简历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
4 获得的荣誉奖励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进的SCS模型在黑龙江省中小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J]. 顾雯,李丽,石晓丹,满霞玉,申瑞凤. 水文. 2017(03)
[2]2016年我国山洪灾害防御情况总结分析[J]. 何秉顺,马美红,李青,凌永玉. 中国防汛抗旱. 2017(01)
[3]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方法研究现状[J]. 张启义,张顺福,李昌志. 中国水利. 2016(21)
[4]基于水位/流量反推法的资料匮乏地区临界雨量研究[J]. 王新宏,唐永鹏,张美洋,雷赐涛,龚立尧.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04)
[5]我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现状及展望[J]. 张启义,张淼,孙东亚. 中国防汛抗旱. 2016(04)
[6]2015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进展[J]. 邱瑞田,黄先龙,褚明华,王文科. 中国防汛抗旱. 2016(01)
[7]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J]. 张志彤. 水利水电技术. 2016(01)
[8]基于聚类分析的水文相似流域研究[J]. 范梦歌,刘九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04)
[9]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过程实践问题刍议[J]. 董林垚,刘纪根,张平仓,任洪玉. 中国水利. 2015(13)
[10]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动态临界雨量拟定方法研究[J]. 陈瑜彬,杨文发,许银山. 人民长江. 2015(12)
博士论文
[1]中国西部湿润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D]. 钱群.浙江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吉安市水文分区研究与应用[D]. 李星.南昌工程学院 2017
[2]山区小流域产汇流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 郭祥波.河北工程大学 2016
[3]新安江、SWAT和BTOPMC模型的应用比较[D]. 朱炬明.华南农业大学 2016
[4]山洪防治区小流域分类与预警指标确定研究[D]. 薛霞.山东大学 2016
[5]山区洪水计算方法研究[D]. 默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
[6]北京山区洪沟道特征及预警技术研究[D]. 宋瑶.北京林业大学 2016
[7]无资料地区产汇流计算方法研究[D]. 吕林英.郑州大学 2015
[8]山东省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分析研究与应用[D]. 任春凤.山东大学 2015
[9]多参数非线性系统全局敏感性分析与动态代理模型研究[D]. 张扬.湖南大学 2014
[10]基于敏感性分析的SWAT水文参数优化方法比较研究[D]. 田琳.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05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70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