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房沟水电站料场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4 08:07
杨房沟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境内,是雅砻江中游河段(两河口江口段)一库六级开发的第五级,该电站目前已经进入施工阶段,计划到2022年全部完成。石料场位于雅砻江左岸上游江边,距上坝址约1.5km,料场目前已经进入施工阶段,边坡开挖具有方量大、坡度陡、高度大、临空面多、软弱结构面发育等特点,边坡的快速开挖必然会引起坡体内应力重分布,产生卸荷变形,一旦料场产生大规模的滑坡,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危及下游大坝的安全。目前料场边坡处于开挖的前期阶段,地质资料还相对较少,边坡开挖的稳定性问题边是坡开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地质工程问题。因此开挖前,对料场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和稳定性研究,确保料场边坡开挖的安全和支护措施的合理性、经济性与有效性,对于杨房沟水电站工程能顺利竣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边坡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岩体结构特征分析、结构面发育特征分析、岩体质量分类等方法对料场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支护措施研究。通过长期的驻扎杨房沟水电站现场,及时对料场开挖边坡进行地质素描,然后在室内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整个过程都以料场边坡的稳...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1.2.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1.2.3 边坡稳定性研究
1.2.4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构造及地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风化卸荷
2.6 地应力
2.7 水文地质条件
2.8 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
第3章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3.1 结构面发育特征
3.1.1 Ⅰ、Ⅱ级结构面特征
3.1.2 Ⅲ级结构面特征
3.1.3 Ⅳ级结构面特征
3.1.4 Ⅴ级结构面特征
3.2 岩体结构类型及基本特征
3.2.1 块状、次块状结构
3.2.2 镶嵌结构
3.2.3 块裂结构
3.3 料场边坡变形破坏迹象
3.3.1 崩塌
3.3.2 平面滑动
3.4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3.5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3.5.1 平面破坏
3.5.2 锲形体破坏
第4章 料场边坡稳定性研究
4.1 基本条件与分析方法
4.2 设计标准
4.3 岩体分类及计算参数选取
4.4 正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4.4.1 Ⅰ-Ⅰ剖面稳定性分析
4.4.2 Ⅱ-Ⅱ剖面稳定性分析
4.5 下游侧边坡稳定性分析
4.6 料场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4.6.1 三维计算模型建立
4.6.2 料场开口线以外陡崖三维稳定性分析
4.6.3 工程边坡开挖响应特征分析
4.6.4 边坡稳定分析汇总
第5章 料场边坡支护措施研究
5.1 支护原则
5.2 陡崖区支护措施研究
5.2.1 陡崖潜在破坏模式与关键参数反演分析
5.2.2 陡崖支护措施
5.3 工程边坡支护措施研究
5.4 监测结果反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754026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1.2.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1.2.3 边坡稳定性研究
1.2.4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构造及地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风化卸荷
2.6 地应力
2.7 水文地质条件
2.8 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
第3章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3.1 结构面发育特征
3.1.1 Ⅰ、Ⅱ级结构面特征
3.1.2 Ⅲ级结构面特征
3.1.3 Ⅳ级结构面特征
3.1.4 Ⅴ级结构面特征
3.2 岩体结构类型及基本特征
3.2.1 块状、次块状结构
3.2.2 镶嵌结构
3.2.3 块裂结构
3.3 料场边坡变形破坏迹象
3.3.1 崩塌
3.3.2 平面滑动
3.4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3.5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3.5.1 平面破坏
3.5.2 锲形体破坏
第4章 料场边坡稳定性研究
4.1 基本条件与分析方法
4.2 设计标准
4.3 岩体分类及计算参数选取
4.4 正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4.4.1 Ⅰ-Ⅰ剖面稳定性分析
4.4.2 Ⅱ-Ⅱ剖面稳定性分析
4.5 下游侧边坡稳定性分析
4.6 料场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4.6.1 三维计算模型建立
4.6.2 料场开口线以外陡崖三维稳定性分析
4.6.3 工程边坡开挖响应特征分析
4.6.4 边坡稳定分析汇总
第5章 料场边坡支护措施研究
5.1 支护原则
5.2 陡崖区支护措施研究
5.2.1 陡崖潜在破坏模式与关键参数反演分析
5.2.2 陡崖支护措施
5.3 工程边坡支护措施研究
5.4 监测结果反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754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75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