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昕水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13 05:24
  开展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研究是科学制定流域综合管理规划,并实现流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昕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域多年(1958—2015年)气象水文数据,采用M-K趋势检验法分析年降水、年潜在蒸发散和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年径流量序列的突变年份,并根据生态水文分析法与水量平衡原理定量解析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58-2015年,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Z=-5.84,p<0.000 1),而降水(Z=-0.72,p=0.31)和潜在蒸散发(Z=-0.5,p=0.88)变化趋势不显著。双累积曲线法表明径流量突变点为1974年和2000年,其中,1975—2000年间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为73.14%,土地利用方式仅为26.86%;而2001—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高达103.81%,可见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昕水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今后的流域治理中,需合理制定土地利用方案,实现昕水河流...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昕水河流域地理位置、地形、气象站及水文站

图1昕水河流域地理位置、地形、气象站及水文站

昕水河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临汾市蒲县摩天岭,地理位置为110°30′—111°27′E,36°05′—36°55′N,干流全长约为178km,面积为3992km2,高程为699~2010m(图1)。昕水河流域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呈明显的....


图2生态水文法中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水文变化的概念模型[23]

图2生态水文法中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水文变化的概念模型[23]

式中:P为降水量(mm);PET为潜在蒸发散量(mm);ET为实际蒸发散量(mm);Pex和Eex代表流域中剩余或是未利用的水和能源。对于正在经历植物群落演变的原生流域生态系统,TS法的原理是假定一种在环境中该群落尽量减少未使用的水和能源的趋势。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任何人为活动的....


图3年径流深、降水量和潜在蒸发散变化及其线性趋势

图3年径流深、降水量和潜在蒸发散变化及其线性趋势

在生态水文分析法中,气候变化通过降水量和潜在蒸发散来影响径流量,而土地利用变化是以实际蒸发散的形式来影响径流量。若水文过程中的剩余降水量和剩余能量值发生明显改变时对实际蒸发散有显著影响,其中,由图6a可知,流域1958—2015年逐年剩余的水能量数据点分布状况。图6b中3个点分别....


图4年径流量M-K突变检验

图4年径流量M-K突变检验

基于昕水河流域年径流量突变点,将整个时间序列分成3个阶段,并比较这3个阶段内气候因素和径流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表3)。由表3可知,第2阶段年均降水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分别为493.45mm,99.87,0.20,比基准期(第1阶段)分别减少10.74%,28.80%....



本文编号:3972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972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3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