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城市河道底泥疏浚适宜深度初步研究——以伊通河为例

发布时间:2025-02-06 16:34
   城市河道底泥淤积不仅影响城市泄洪,而且还会成为河流的内源污染。因此,底泥疏浚是当前城市河流生态治理的重要途径。受底泥污染状态、底泥运输及堆放处理成本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底泥疏浚深度,既可有效地削减河道内源污染,亦可减少疏浚成本,是当前底泥疏浚治理迫切需要掌握的信息。为此,本研究以伊通河长春市城区段为对象,在南绕城高速至杨家巍子大桥约15 km的河段上设立了6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上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下层(40~60 cm)的底泥,以最上游采样断面水体作为上覆水,进行室内释放模拟实验。通过实验前后对底泥中有机质、总氮、氨氮和速效磷等指标的释放量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伊通河城区段底泥的有机质含量沿水流方向降低,且主要积累在上层底泥;底泥中总氮的分布较为均匀,速效磷的分布多样性较大;上游和中游底泥均会向上覆水体中释放有机质,中层和下层底泥的释放量较低;底泥在与上覆水体接触时是氮元素的源,中层底泥氮的释放量最低(平均0.23 g/kg);上游上层、中游和下游中层底泥速效磷的释放量最低(分别为9.68、12.20和14.34 mg/kg)。综合考虑底泥污染状态,...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 研究区域及采样点示意图

图1 研究区域及采样点示意图

伊通河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属第二松花江水系。河流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于农安县靠山屯东汇入饮马河,全长343km,流域面积约8713km2,河道宽80~165m,绿地总面积约670hm2(图1)。伊通河是流经长春地区的一条主要河流,境内河长....


图2 底泥释放模拟柱示意图

图2 底泥释放模拟柱示意图

本实验设计的底泥释放模拟装置为PP板焊接的圆柱体水箱,直径为30cm,高为130cm,底部放置厚度为20cm的底泥,底泥上加入高100cm取自伊通河的水样(如图2)。6个采样点的每一层底泥都分别放置于一个实验装置内,同时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用洗净的石英砂替换底泥),同样注....


图4 底泥释放模拟实验设计图

图4 底泥释放模拟实验设计图

从各个采样点采集的不同层的底泥与上覆水体(东南污水厂尾水)在模拟装置中进行物质交换,模拟不同疏浚深度时底泥—水体界面的物质交换情况。通过连续7d对模拟装置中上覆水体化学指标的检测,以及7d前和7d后模拟装置中底泥化学指标的对比,判断不同层底泥在实际上覆水水体环境中(东南污水....


图5 不同河段底泥养分沉积分布

图5 不同河段底泥养分沉积分布

根据不同河段底泥样品检测分析,伊通河上、中、下游底泥有机质、总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从整体上看,有机质含量在水平方向上是上游较低,为48.02g/kg,中游较高为124.59g/kg,下游最高为145.30g/kg。各个断面的有机质含量在上游和中游2个采样点上波....



本文编号:4030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4030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