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平原水库与地下水库联合运用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赣榆县平原水库与地下水库联合运用
【摘要】:运用运筹学方法建立了平原地区多水库联合运用情况下供水优化调度的动态规划模型。该模型以多水库从不同水源取水及各水库向城市供水的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月为计算时段,在各时段内通过计算对比不同取、供水方案的目标函数值,分别选取各阶段最优方案,最终使水库联合供水方案趋近总体最优。采用该模型对江苏省赣榆县平原水库和拟建地下水库的联合运用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水库联合运用可很大程度上缓解枯水期的供水压力,与水库单一运用相比,不仅可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每年还将节省约370万元的水源成本费用。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平原水库 地下水库 动态规划 水库联合运用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沿海围垦区水资源保障关键技术研究”(2012BAB03B03)
【分类号】:TV697.1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不同水源的联合利用逐渐引起重视。很多计算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多水库联合运用可以提供稳定的可供水量或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比如,杜文堂模拟了宁波剡江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效果,结果表明联合调度比分别开发在特枯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旺林;束龙仓;殷宗泽;;地下水库的概念和设计理论[J];水利学报;2006年05期
2 朱思远;田军仓;李全东;;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节水灌溉;2008年04期
3 楚行宇;;滹沱河地下水库建设研究[J];河北水利;2008年10期
4 ;日本将在明年修建佐久间川地下水库[J];海河水利;1983年03期
5 胡廷光;日本开始建造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库——砂川水库[J];水利水电技术;1989年11期
6 ;国内最大的地下水库在龙口兴建[J];人民长江;1993年01期
7 刘捷烽;降服水灾的地下水库[J];大自然探索;2000年10期
8 方生,董国义;推荐一种解决山区干旱缺水的蓄水工程——地下水库[J];河北水利科技;2000年03期
9 辛武允,李凤鸣,张宜卫,任召水;宁阳县汉马河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J];地下水;2001年04期
10 张宏仁;“地下水库”之我见[J];今日国土;2002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旺林;殷宗泽;;地下水库的认识和实践[A];2004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4年
2 李旺林;束龙仓;殷宗泽;;地下水库设计理论初探[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杨正华;;地下水库的建设与管理[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芸生;许贵森;谭龙章;;论天津市北部碳酸盐岩地区修建地下水库的可行性[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1)[C];1985年
5 王英得;;新疆石河子南山洼地地下水库及开发利用建议[A];新疆水利学会获奖论文集(1989-1998)[C];1999年
6 李守才;谢清莲;;使水资源就地循环的新型地下水库的构思[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王志华;韩永涛;;建设滹沱河冲洪积扇区地下水库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青勇;张保祥;张欣;王明森;;山东半岛地下水库建设与研究进展[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尹向工;张金瑞;;建设滹沱河地下水库提高城市水资源安全等级[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尹向工;张金瑞;;建设滹沱河地下水库提高城市水资源安全等级[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俊;宁夏建设首座地下水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记者 达娃·梅朵;云南首个地下水库年底开建[N];昆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赵石星;“地下漏斗”将变身地下水库[N];石家庄日报;2012年
4 记者 郭军 通讯员 王剑;我省启动地下水库关键技术研究[N];陕西日报;2014年
5 通讯员 张玉伟;老龙口地下水库勘探工作启动[N];阿克苏日报;2007年
6 ;自治区拟在阿兴建首座地下水库[N];阿克苏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建国 通讯员 李敏学;台兰河地下水库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N];阿克苏日报;2008年
8 记者 温婕;滹沱河地下水库近期将安装仪器[N];石家庄日报;2009年
9 记者 温婕;滹沱河地下水库开始入渗实验[N];石家庄日报;2009年
10 杨涛利 徐圣富;温宿建成全疆首座地下水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戴长雷;地下水库调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旺林;松散介质地下水库设计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轶;大庆西部地下水库建设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琴;干旱区地下水库调蓄功能及其模拟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3 刘金玉;三涧堡地下水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兰盈盈;吉林省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与开发利用[D];吉林大学;2005年
5 刘慧;台兰河地下水库结构及调蓄能力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6 李伟;地下水库特征参数分析及降水与地下水资源联合调蓄[D];河海大学;2005年
7 刘九龙;大庆西部地下水库的调蓄方案[D];吉林大学;2007年
8 仇小强;秦岭山前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功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林国庆;大沽河地下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刘颖超;北京市西效地下水库调蓄能力与利用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4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66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