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区和山丘区洪水风险图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25 20:02
本文关键词:平原区和山丘区洪水风险图研究及应用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对于一些流域,受气候和地理特性的影响,水量集中、破坏性强,并且河道堤防标准低,一旦遭遇较大洪水,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随着人们防洪理念的增强,意识到单纯的依靠工程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防治洪水的需求,必须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对洪水灾害进行预防和管理,实现“洪水预防”向“洪水管理”理念的转变。洪水风险图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措施,为决策者避洪转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防洪抢险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地位。针对河流发生洪灾时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的情况,本文运用MIKE系列软件,在一维河道洪水演进模拟的基础上,构建洪泛区二维水动力模型,运用MIKE FLOOD对一、二维计算模型实现耦合运算,开展了对流域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工作。针对流域地理特性不同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平原流域与山丘区流域,介绍了在洪水风险图制作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以山西唐河和甘肃白龙江为例,详细介绍了平原流域与山丘区流域洪水风险图的制作过程。分别计算了河道在发生不同频率设计洪水时洪泛区的淹没范围、洪水流速、淹没水深等水情信息,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不同区域洪水风险程度的大小,对于提高流域风险分析水平,提高防洪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指导意义。论文最后对山丘区和平原区流域洪水风险图的制作及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与展望,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并且结合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工作,并借鉴其它的成功经验,研究具体的实际操作方法,研究制定洪水保险相关的政策,降低洪灾损失,实现经济发展。
【关键词】:数值模拟 山丘区流域 平原流域 洪水风险图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1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3
- 1.2.1 国外研究进展11-12
- 1.2.2 国内研究进展12-13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5
- 2 平原区河流与山丘区河流洪水风险图编制区别及模型原理介绍15-26
- 2.0 引言15
- 2.1 平原区河流与山丘区河流地理特性的区别15-18
- 2.2 溃口位置选择18
- 2.3 计算网格的划分18-21
- 2.4 模型简介21-25
- 2.4.1 MIKE 11一维水动力模型21-22
- 2.4.2 MIKE 21二维水动力模型22-24
- 2.4.3 MIKE FLOOD一二维耦合模型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3 山西唐河洪水风险图编制26-44
- 3.0 引言26
- 3.1 编制区域概况26-28
- 3.1.1 自然地理情况26-27
- 3.1.2 水文气象27
- 3.1.3 防洪工程及历史洪水27-28
- 3.1.4 社会经济28
- 3.2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28-31
- 3.2.1 横断面数据29
- 3.2.2 河网数据29
- 3.2.3 地形数据29-30
- 3.2.4 土地利用数据30
- 3.2.5 河道糙率30-31
- 3.3 计算方案的制定及边界条件31-34
- 3.4 计算成果及合理性分析34-42
- 3.4.1 计算成果34-36
- 3.4.2 合理性分析36-42
- 3.5 本章小结42-44
- 4 甘肃白龙江洪水风险图编制44-63
- 4.1 引言44
- 4.2 编制区域概况44-48
- 4.2.1 自然地理44
- 4.2.2 水文情况44-46
- 4.2.3 防洪工程46-47
- 4.2.4 历史洪水灾害47-48
- 4.3 河道糙率的选取48-52
- 4.4 洪水来源分析及方案制定52-53
- 4.5 模型边界条件53-55
- 4.6 计算成果及风险要素分析55-61
- 4.6.1 计算成果55-58
- 4.6.2 风险要素分析58-61
- 4.7 本章小结61-63
- 5 总结与展望63-65
- 5.1 总结63-64
- 5.2 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7
- 致谢67-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付仁;王建平;廖四辉;;美国洪水保险制度运行效果及启示[J];中国防汛抗旱;2014年04期
2 吴永跃;赵杰;;分析河道出险原因 制定整治工程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年12期
3 薛文豪;安慧琳;胡立春;;山区河流洪水致灾因素及其治理对策[J];吉林水利;2013年12期
4 郑云云;秦勇;张瑞;;构建高标准渭河防洪工程体系研究[J];陕西水利;2013年04期
5 胡昌伟;刘媛媛;刘舒;;欧盟洪水风险图制作对我国的借鉴与思考[J];水利水电技术;2012年12期
6 郑烨;;中小河流灾害防治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年04期
7 王静;李娜;;日本中小河流风险区域图制作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10期
8 姚国章;袁敏;;美国的洪水观测与洪水风险图的现代化[J];中国应急管理;2011年06期
9 杨茜;贾艾晨;;基于ArcGIS的洪灾淹没范围及避难撤离方案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1期
10 刘传正;苗天宝;陈红旗;董抗甲;黎志恒;李海军;;甘肃舟曲2010年8月8日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基本特征及成因[J];地质通报;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海霞;我国洪水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38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3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