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多源降水数据在长江上游流域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7:16

  本文关键词:多源降水数据在长江上游流域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降水 气象 水文 比较


【摘要】:降水是洪水预报重要的输入因子,是保证洪水预报精度的前提条件。提出一种从站点、子流域以及全流域3种空间尺度上评价水情遥测降水数据精度的方法。采用该方法,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公开发布的日降水数据为基准,针对覆盖宜昌-宜宾425 000 km2的377个遥测雨量站降雨数据进行精度评价。在日、月时间尺度上,综合评价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所属的遥测雨量数据精度特征。结果表明,其遥测雨量数据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公开发布的日降水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度,相关指标R2到达0.81。部分数据受到地形以及站点位置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为雨量站的调整和补充提供重要依据。为验证其他遥测站网的降水数据精度提供了范例,利用该方法,可对运行多年的遥测雨量站网进行评价,也可开展多源降水融合相关工作,提高地面遥测降水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作者单位】: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关键词】降水 气象 水文 比较
【分类号】:P333.1
【正文快照】: 降水作为河流短期流量预报重要的计算资料,其精度对预报起决定作用。目前,大型水电站所控制流域,均自建或与当地水文部门共建雨量站点,用于降水的监视和监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拥有超大型梯级水电站群,同时配套建设国际先进的水情遥测站网。根据三峡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传国;余钟波;林朝晖;郝振纯;王振龙;李敏;;基于TRMM卫星雷达降雨的流域陆面水文过程[J];水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2 刘俊峰;陈仁升;韩春坛;谭春萍;;多卫星遥感降水数据精度评价[J];水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占东;黄群;姜加虎;OPP Christian;;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和TRMM数据对长江流域降水模式与极端水文过程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3期

2 曾红伟;李丽娟;;澜沧江及周边流域TRMM 3B43数据精度检验[J];地理学报;2011年07期

3 李相虎;张奇;邵敏;;基于TRMM数据的鄱阳湖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精度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9期

4 王敏;周才平;吴良;张戈丽;欧阳华;;遥感估算降水在西藏高原中的应用研究[J];高原气象;2012年05期

5 崔林丽;杨引明;游然;方翔;;FY-3A/MWHS数据在定量降水估计中的应用研究[J];高原气象;2012年05期

6 吴雪娇;杨梅学;吴洪波;吴玉伟;王学佳;;TRMM多卫星降水数据在黑河流域的验证与应用[J];冰川冻土;2013年02期

7 季漩;罗毅;;TRMM降水数据在中天山区域的精度评估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3年02期

8 杨艳芬;罗毅;;中国西北干旱区TRMM遥感降水探测能力初步评价[J];干旱区地理;2013年03期

9 李相虎;张奇;李云良;;基于卫星降水的鄱阳湖流域旱涝分析及其可靠性检验[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10 朱国锋;蒲焘;张涛;刘海龙;张学斌;梁峰;;TRMM降水数据在横断山区的精度[J];地理科学;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灵通;基于多源空间信息的干旱监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胡庆芳;基于多源信息的降水空间估计及其水文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石晶晶;稻飞虱生境因子遥感监测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天山南坡典型流域径流过程模拟与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2 韩芳芳;黄土高原丘陵区梯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候玉婷;黑河流域上游高分辨率降水驱动分析及NoahLSM的径流响应模拟[D];兰州大学;2013年

4 徐兆静;基于几何代数的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时空统一表达[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成璐;融合降水及多种卫星降水产品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6 王晓杰;基于TRMM的天山山区降水降尺度方法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7 宁理科;地形地貌对天山山区降水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8 何磊;基于遥感方法的阿拉善盟荒漠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张晓;天山中段卫星降水数据的降尺度研究及时空特征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达;台湾海峡西岸主要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叶堂;何勇;侯书贵;;2000-2005年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07年06期

2 杨传国;余钟波;林朝晖;郝振纯;;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数字流域提取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3 白爱娟;刘长海;刘晓东;;TRMM多卫星降水分析资料揭示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夏季降水日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3期

4 李致家,刘金涛,葛文忠,赵坤;雷达估测降雨与水文模型的耦合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5 ;A comparison study of summer-time synoptic-scale waves in South China and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using the TRMM Mul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 daily product[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8年01期

6 李璐;夏军;叶爱中;张利平;;基于雷达测雨的降水数据同化研究[J];人民长江;2006年09期

7 傅云飞;刘奇;自勇;冯沙;李跃清;刘国胜;;基于TRMM卫星探测的夏季青藏高原降水和潜热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8年01期

8 魏林宏,郝振纯,邱绍伟;雷达测雨在水文学中的应用——影响预报精度的因素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5期

9 杨扬,张建云,戚建国,岳智慧;雷达测雨及其在水文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10 余钟波;潘峰;梁川;梁忠民;林朝晖;任立良;;水文模型系统在峨嵋河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陈良华;李波;徐卫立;;2011~2060年长江上游流域降水变化预估问题的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2012年11期

2 郭浩;;“源头减负、干流截污、湖区减负”流域一体化保水模式——雁栖湖上游流域水环境污染下的应对之策[J];河南科技;2013年02期

3 冶运涛;梁犁丽;龚家国;蒋云钟;王浩;;长江上游流域降水结构时空演变特性[J];水科学进展;2014年02期

4 王益军;李学勤;石代军;;浑江中上游流域降水径流变化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09期

5 孟万忠;王尚义;牛俊杰;;汾河上游流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森林覆被变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张峰;雷晓辉;蒋云钟;白建锋;;珠江上游流域枯水期降水演变特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02期

7 梁川;刘玉邦;;长江上游流域水文生态系统分区及保护措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Z1期

8 丛振涛;张晓颖;;基于Poisson分布的降水模型及其在潮白河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9 丁德科;刘树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人与水的协调发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朱海玲;杨晓晖;张学培;魏天兴;林田苗;;基于DEM的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特征提取与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俊;陈良华;李波;徐卫立;;2011-2060年长江上游流域降水变化预估问题的探讨[A];梯级调度控制研究论丛——2011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尹钧科;;永定河上游流域森林毁灭的原因与复原的设想[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陈超;黄东风;邱孝煊;李卫华;;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尹钧科;;历史上北京城市对木材的消耗和永定河中、上游流域森林的破坏[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员娟绸;汾河中上游流域环保有了“保护伞”[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 任永建;揭示近50年上游流域变化特征[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鲍晓倩;水污染治理投资将更多发挥市场机制[N];经济日报;2012年

4 苏建威;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主任会议召开[N];驻马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阳;流域水体污染物最大日负荷总量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赵宝苹;基于遥感的赣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价值变化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3 夏昊;基于GIS的面源信息系统及其在流溪河下游流域和增江上游流域的初步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4 侯保俭;长江上游流域统计降尺度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1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51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