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山蓄滞洪区避洪转移安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13:40
本文关键词:康山蓄滞洪区避洪转移安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蓄滞洪区 洪水风险图 避洪转移 安置区 优化路径
【摘要】:洪水灾害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一旦洪水来临,人们必须立即转移,只有提高应急转移工作效率才能够将洪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在避洪转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安置区的选择和转移路径的优化。本文主要针对康山蓄滞洪区进行了避洪转移安置问题的研究。根据康山蓄滞洪区的现状,以鄱阳湖1954年洪水为最不利条件下,划分了危险区,确定了安置区及转移路线。在选择安置区时,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高程、坡度、土地覆盖、居民点分布、道路交通等。安置区确定后,采用动态优化模型制定转移路线。具体研究内容为:(1)收集和处理研究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辅助资料,统计分析其相关因素的空间特征;(2)编制洪水风险图,构建水力学模型,进行洪水分析及洪水影响分析;(3)分析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人口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特征,确定安置场所,研究制定最佳转移路线;(4)分析研究制定避洪转移安置方案。本文在理论和技术上对安置区的选择及转移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和研究,其成果可为避洪转移安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的支持,为水利相关管理部门在实际避洪转移安置工作中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作用。
【关键词】:蓄滞洪区 洪水风险图 避洪转移 安置区 优化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87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内容12
- 1.4 技术路线12-13
- 1.5 本章小结13-14
- 第二章 康山蓄滞洪区概况14-20
- 2.1 地理位置14
- 2.2 地形地貌14-15
- 2.3 水文气象15
- 2.4 水系15-16
- 2.5 社会经济16-17
- 2.6 道路交通17-18
- 2.7 防洪工程18-19
- 2.7.1 圩堤18
- 2.7.2 穿堤建筑物18
- 2.7.3 进退洪设施18
- 2.7.4 防洪工程存在问题18-19
- 2.8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关键技术探讨20-27
- 3.1 空间分析技术20-22
- 3.1.1 DEM构建20-21
- 3.1.2 坡度分析21-22
- 3.2 土地利用分类22
- 3.3 路径优化技术22-25
- 3.4 洪水分析技术25-26
- 3.5 本章小结26-27
-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处理27-38
- 4.1 数据收集27
- 4.2 数据处理27-37
- 4.2.1 地形分析27-28
- 4.2.2 高程特征分布28-30
- 4.2.3 坡度特征分布30-32
- 4.2.4 土地利用分析32-33
- 4.2.5 居民点空间分析33-35
- 4.2.6 道路交通分析35-37
- 4.3 本章小结37-38
- 第五章 洪水分析38-45
- 5.1 洪水风险分析38-40
- 5.1.1 计算方案制定38
- 5.1.2 洪水分析计算38-40
- 5.2 洪水影响分析40-42
- 5.2.1 洪水影响分析指标40
- 5.2.2 洪水影响分析40-41
- 5.2.3 洪灾损失评估41-42
- 5.3 洪水风险图绘制42-44
- 5.4 本章小结44-45
- 第六章 避洪转移分析45-56
- 6.1 危险区与转移单元确定45-46
- 6.2 避洪安置人.确定46-48
- 6.3 安置区确定48-49
- 6.4 转移路线确定49-50
- 6.5 避洪转移方案50-55
- 6.6 本章小结55-56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56-58
- 7.1 研究结论56
- 7.2 研究展望56-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兰燕;王明华;刘珊红;戴晓爱;;逐点内插法建立DEM的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1期
2 王亦鹏,王红卫;GIS在敏捷运输路径选择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09期
3 马建明,许静,朱云枫,张伟兵;国外洪水风险图编制综述[J];中国水利;2005年17期
4 王义成;陆吉康;;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标准化的探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黄诗峰,魏一鸣,杨存建,张健挺,万庆;灾民撤退网络流模型及其GIS模拟技术[J];自然灾害学报;1998年03期
6 倪绍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759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59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