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济青工程工程现状评价及功能恢复方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引黄济青工程工程现状评价及功能恢复方案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紧紧围绕引黄济青工程运行管理关键环节,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工程实地现场调研,结合引黄济青工程总体概述、运行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细致地分析并阐述了引黄济青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引黄济青工程于1989年11月25日全部建成通水,截至目前工程已平稳运行20余年,有效解决了青岛市淡水资源严重匮乏这一难题,充分满足了多年来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要。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及设备更新换代、工程损坏严重及功能加快退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工程正常运行受到一定影响,极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间接增加了经济损失,削弱了引黄、引江的能力,从而制约了沿线工农业生产及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对现有的引黄济青工程进行现状评价和原有功能恢复是非常必要和非常迫切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现状评价与功能恢复方案的制定两个方面。首先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规程,按照评定标准及分类原则,确定引黄济青工程现状共分为四大类,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引黄济青工程实际情况及主要工程内容,进一步将工程细分为渠道衬砌工程;桥梁工程;涵闸、倒虹、渡槽及分水闸工程;水库工程;输电线路工程;通信自动化工程等十三个详细类别,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别,制定出相应的评定标准,构建了一套科学可靠的工程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新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引黄济青工程现状予以客观、科学评价,为详细制定工程功能恢复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后,针对评价结果,以沉沙池、泵站工程、建筑物工程、输变电工程及通信自动化工程为例,制定了功能恢复的具体方案与相关措施。最后,给出了引黄济青工程现状的评价结论与下一步建议。本文研究是在引黄济青工程运行管理的实际过程中提出的重要课题,对解决引黄济青工程存在的问题和保证青岛市及胶东地区其他有关城市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研究的结论对大型调水工程现状评价及功能恢复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引黄济青 现状评价 功能恢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68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引言11-15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3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方法13
- 1.4 研究内容13-15
- 第2章 引黄济青工程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5-22
- 2.1 基本概况15-17
- 2.1.1 工程概况15-16
- 2.1.2 自然地理概况16
- 2.1.3 社会经济状况16-17
- 2.2 引黄济青工程回顾及现状17-18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18-21
- 2.4 工程现状评价及功能恢复的必要性21-22
- 第3章 工程现状评价指标体系22-34
- 3.1 评定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22-23
- 3.2 工程分类及评定标准23-34
- 第4章 工程现状评价及功能恢复措施34-94
- 4.1 评价原则34
- 4.2 沉沙池功能恢复措施34-39
- 4.2.1 渠首沉沙池原设计情况34-35
- 4.2.2 沉沙池工程目前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35-37
- 4.2.3 沉沙池工程功能恢复37-39
- 4.3 泵站工程功能恢复措施39-46
- 4.3.1 宋庄泵站39-41
- 4.3.2 王耨泵站41-43
- 4.3.3 亭口泵站43-45
- 4.3.4 棘洪滩泵站45-46
- 4.4 建筑物工程功能恢复措施46-88
- 4.4.1 水闸工程47-57
- 4.4.2 倒虹工程57-60
- 4.4.3 渡槽工程60-63
- 4.4.4 大沽河枢纽工程63-73
- 4.4.5 棘洪滩水库工程73-77
- 4.4.6 桥梁工程77-78
- 4.4.7 管理房工程78-85
- 4.4.8 渠道沿线金属结构85-88
- 4.5 输变电工程功能恢复措施88-91
- 4.5.1 供电线路工程88-89
- 4.5.2 电气工程89-91
- 4.6 通信自动化功能恢复措施91-94
- 4.6.1 通信自动化现状及问题91
- 4.6.2 通信自动化功能恢复91-94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94-95
- 5.1 结论94
- 5.2 建议94-95
- 参考文献95-98
- 致谢98-9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振林,高月奎,吕福才;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管理发展战略思考[J];山东水利;2005年07期
2 孙熙,隋永安,郭小雅;引黄济青工程建设与管理特点分析[J];山东水利;2005年03期
3 盛桂青,黄洪滨,李希强 ,焦永群 ,马成 ,张伟;浅谈引黄济青工程的规范化及目标化管理[J];山东水利;2005年03期
4 尹相美;周本民;陈伟民;贾世维;李新勇;;引黄济青工程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浅析[J];山东水利;2006年03期
5 ;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7年02期
6 ;管理增效益 创新谋发展——纪念引黄济青工程通水二十周年[J];山东水利;2009年Z2期
7 黄贻生;;引黄济青工程已全面动工[J];海河水利;1987年03期
8 王大伟;引黄济青工程概况[J];水利水电技术;1989年01期
9 冯润民;曹福英;;引黄济青工程实现良性循环初探[J];水利经济;1993年02期
10 王玉柱;屡创佳绩 再建新功——贺引黄济青工程通水10周年[J];山东水利;199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延成;赵洪丽;张烨;于维丽;张永刚;;引黄济青工程调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研究[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张烨;张伟;张泽玉;刘圣桥;;引黄济青工程在生态用水调度中的作用分析[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涛;郭柱道;;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调度指挥中心空调设计[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建泽;孙培龙;于维丽;刘太鹏;;浅谈引黄济青工程供水水价与成本构成[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刘国文;于洁;;浅谈水价对引黄济青工程管理的影响及对策[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静;青岛将第20次迎来黄河水[N];黄河报;2009年
2 记者 贺德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领导来潍调研[N];潍坊日报;2011年
3 本报采访组 李先明 赵洪亮 苏冠群;耿福明:打造生态走廊[N];中国水利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博;引黄济青工程工程现状评价及功能恢复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翊人;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挖潜水资源论证[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60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6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