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遗传程序的南水北调中线节制闸过闸流量计算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20:07

  本文关键词:基于遗传程序的南水北调中线节制闸过闸流量计算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水北调中线 遗传程序 过闸流量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线路长,沿线分水口门多,且无在线调蓄水库,输水调度技术难度大。输水调度通过调整总干渠沿线各节制闸过闸流量,以满足分水口门的供水需求。目前中线过闸流量计算采用传统水力学经验公式,需根据实测水情数据,定期人工修正公式中参数,灵活性差。本文通过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实践,建立了基于遗传程序结合水力学方法的过闸流量模型,根据实测流量计算流量系数,并利用遗传程序自动拟合节制闸的闸前水位、闸后水位、闸门开度与流量系数的非线性关系,进而实现过闸流量计算。经在南水北调中线节制闸的试用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灵活性强,拟合精度较高,而且较好地避免了直接拟合流量时泛化能力较弱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理工大学);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 遗传程序 过闸流量
【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2013SZ02-Z02)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2KCT-10)
【分类号】:TV68;TV13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南水北调中线自丹江口水库引水,向河南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北京市供水,全长1 432 km,其中总干渠长1 277 km,天津干线长155 km。中线沿线布设了64座节制闸和97座分水口门,通过各闸门的联合调度,实现按照用水计划流量平稳输水的目标。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全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卢瑕;;南水北调中线峪河交叉断面水位之二维模拟[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04期

2 潘亚宏;董永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表面减阻降糙技术前期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年02期

3 徐国宾;李大冉;黄焱;赵新;;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若干冰力学问题试验研究[J];水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4 吴泽宇,周斌;南水北调中线渠道控制计算模型[J];人民长江;2000年05期

5 郭新蕾;杨开林;付辉;王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冰情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11年11期

6 贾忠华;赵恩辉;;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水沙变化特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张成;傅旭东;王光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调控的最优水位变幅区间[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年06期

8 范北林;师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河段泥沙与河势问题研究综述[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01期

9 方神光;吴保生;;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闸前变水位运行方式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5期

10 张成;傅旭东;王光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非正常工况下的水力响应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京要;;南水北调中线跨河工程的泥沙问题[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玉萍;曹会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弯道水力学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晓红;半个世纪中线情(上)[N];中国水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非恒定输水响应及运行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晨;南水北调中线渠池水力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2 章晋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力控制输水系统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3 赵新;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冰期输水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61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61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