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社会水文学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8-31 17:38

  本文关键词:社会水文学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水文学 人-水耦合系统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双向互馈


【摘要】:社会水文学是水文学和自然、社会、人文的交叉学科,主要探究人-水耦合系统的双向互馈方式及其协同进化的动态机理,并着力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本文从社会水文学的产生背景与形成过程入手,介绍了社会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其学科特点;从人-水耦合系统中的权衡、水资源管理中的利益关系、人-水耦合系统中的虚拟水研究三方面论述了社会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辨析了其与传统水文学、生态水文学和水文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最后从完善学科内容、深化定量研究、注重社会水文学中的尺度研究、社会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的融合等方面对社会水文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社会水文学研究的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社会水文学 人-水耦合系统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双向互馈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1425301)资助
【分类号】:P33
【正文快照】: 水资源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自然资源.在远古时期,人类依水而居,利用水资源进行生产生活,当时人类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较为微弱[1].随着地球进入人类世的新纪元,人-水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通过发展农业、建造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方式深刻地改变了流域水文特征[1-2].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程国栋;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年04期

2 梁美社;王正中;;基于虚拟水战略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3 叶守泽,夏军;水文科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4 徐宗学;李景玉;;水文科学研究进展的回顾与展望[J];水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5 张诚;严登华;郝彩莲;秦天玲;王凌河;;水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及关键支撑技术[J];水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6 王浩;龙爱华;于福亮;汪党献;;社会水循环理论基础探析Ⅰ:定义内涵与动力机制[J];水利学报;2011年04期

7 龙爱华;王浩;于福亮;王建华;;社会水循环理论基础探析Ⅱ:科学问题与学科前沿[J];水利学报;2011年05期

8 黄奕龙,傅伯杰,陈利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3年03期

9 马晶;彭建;;水足迹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unoff separation and eco-hydr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typical landscape zones combining hydrochemical and isotopic tracers:a review[J];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2009年06期

2 牛树海,金凤君,刘毅;虚拟水计算方法及应用[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董文福;;1990-2002年中国农产品“虚拟水”的变化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李玲芝;朱建强;;易涝易渍农田水文学研究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5 王树谦;梁灵君;;浅析ET与农作物产品虚拟水之间的关系[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年06期

6 赵炜;封捷;张振勇;;基于WebGIS的邯郸水文信息管理系统[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年04期

7 邱林,和吉;用虚拟水战略解决我国水危机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窦明;刘鑫;兰新建;;基于水文循环过程的生态需水量化方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范群芳;杨庚银;陈瑜;;基于IWRM的可替代水源利用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王润冬;陆垂裕;孙文怀;;MODCYCLE二元水循环模型关键技术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永强;;河南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系架构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2 苏开君;;流溪河水库的水文特征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张元波;梅亚东;;武汉市生态环境需水初步研究[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徐振辞;苗慧英;;虚拟水理论与河北省虚拟水战略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元波;梅亚东;;武汉市生态环境需水初步研究[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水利分会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成自勇;张芮;张恒嘉;;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土壤荒漠化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研究[A];2012全国高效节水灌溉先进技术与设备应用专刊[C];2012年

7 董静;毛爱华;;“南水北调”工程对山东省的影响及相应措施的研究[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占车生;夏军;丰华丽;刘相超;;基于ArcIMS的水文信息服务系统及二次开发[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冯浩;吴普特;李百凤;赵西宁;;缺水对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10 王新华;龚爱民;郭美华;文俊;;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大理州水资源利用评价[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邓湘雯;不同年龄阶段会同杉木林水文学过程定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邹君;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夏强;地下水不确定性问题的多模型分析方法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喻燕;中国企业海外耕地投资战略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郑江坤;潮白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史宇;北京山区主要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程复;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李海光;黄土高原吕二沟流域环境演变的生态水文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高卫东;欧美杨不同品系苗木蒸腾耗水特性及节水灌溉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妍;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驱动效应分解与时空分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晓森;瓦房店市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刚;基于虚拟水理论的绿洲灌区农作制优化[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蕊;双台子河口湿地生态水文模拟与调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俊;BAF处理效能及化学除磷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6 尹业彪;基于3S技术的焉耆绿洲水土安全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任婷婷;我国水资源税制的构想与设计[D];沈阳大学;2011年

8 刘洋;面向对象的滨海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利涛;基于GIS的黄河三角州浅层地下淡水资源的脆弱性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丽;济南市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瑞凉,郭存芝,董晓娟;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的熵权系数模型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 丰华丽,王超,李剑超;河流生态与环境用水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陈志恺;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的关系[J];海河水利;2002年02期

4 丰华丽,王超,李勇;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1年01期

5 刘毅,贾若祥,侯晓丽;中国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类型划分[J];环境科学;2005年01期

6 王红瑞;王军红;;中国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J];环境科学;2006年04期

7 王西琴,刘昌明,杨志峰;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Ⅰ)——理论[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8 崔保山,杨志峰;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9 丹保宪仁,王晓昌;水文大循环和城市水环境代谢[J];给水排水;2002年06期

10 马育军;李小雁;徐霖;王卫;张晓影;;虚拟水战略中的蓝水和绿水细分研究[J];科技导报;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丰华丽;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2 赵建世;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平;地理特征元胞自动机及城市土地利用演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林泉;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战结;田钢;沈洪垒;尹喜玲;;灰岩裸露区检波器三自由度耦合系统理论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766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66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