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水轮机泵工况下近设计点驼峰现象的流动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水泵水轮机泵工况下近设计点驼峰现象的流动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泵水轮机 泵工况 驼峰 近设计点 非定常流动
【摘要】:中高比转速水泵水轮机泵工况下近设计点驼峰严重制约了其稳定运行范围,是制约抽水蓄能电站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流动问题的宏观表现,驼峰现象必然与水泵水轮机内部的非定常流动存在密切关系。为此,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水泵水轮机泵工况下可调导叶流道内的非定常流动进行研究,探究模型机泵工况下的压力脉动特性、非定流动机理及与性能曲线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设计和小于设计工况下,可调导叶流道内均存在两种显著的周期性压力脉动。模型机泵工况下的流量扬程曲线在0.45~0.75倍设计流量区间内出现驼峰,频域分析清晰地揭示了以上两种压力脉动是对该驼峰存在重要影响的流动参量。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流动控制与仿真重点实验室;西华大学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帕多瓦大学工业工程系;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泵工况 驼峰 近设计点 非定常流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506126) 上海理工大学流动控制与仿真重点实验室(D15013) 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开放课题(szjj2015-024)资助项目
【分类号】:TV743;TV734
【正文快照】: 5.帕多瓦大学工业工程系帕多瓦35131意大利)0前言1对于水泵水轮机,其泵工况下的驼峰问题无法避免。驼峰是一种与机体结构及其内部流动密切相关的反映在性能曲线上的一种不稳定现象。该问题不仅影响水泵水轮机泵工况高扬程条件下的起动和运行,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振动和噪声,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新,谢辉;低比速水泵水轮机“S”特性区的内部流动[J];水利学报;2001年02期
2 胡旭光;水泵水轮机不稳定性运行的初步探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01年02期
3 何文才;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水泵水轮机转速的选择[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06期
4 何文才;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转速的选择[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陶喜群;;国外公司水泵水轮机和进口阀门结构技术[J];东方电机;2005年02期
6 何文才;;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水泵水轮机转速的选择[J];广东水利水电;2008年07期
7 金宗铭;罗远红;李剑云;;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结构特点[J];东方电机;2009年02期
8 付之跃;刘伟超;郑津生;胡江艺;唐荣;;东方电机水泵水轮机水力开发的技术进步[J];东方电机;2010年01期
9 熊涛;;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性能与结构特点[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0年05期
10 周杰;沈剑初;周攀;;水泵水轮机低水头发电空载稳定性调试实践[J];西北水电;201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宗铭;罗远红;李剑云;;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结构特点[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9)[C];2009年
2 傅之跃;刘伟超;郑津生;胡江艺;;东方电机水泵水轮机水力开发的技术进步[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0)[C];2010年
3 熊涛;;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性能与结构特点[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0)[C];2010年
4 王焕茂;吴钢;吴伟章;魏显著;陈元林;黎辉;;低比速水泵水轮机驼峰区数值模拟及分析7[A];2009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研讨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严丽;李成军;;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技术和辅助设备系统设计[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9)[C];2009年
6 陈顺义;李成军;周杰;沈剑初;邱绍平;郑应霞;;水泵水轮机稳定性预判和对策[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7 陈顺义;李成军;周杰;沈剑初;邱绍平;郑应霞;;水泵水轮机稳定性预判和对策[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8 周忠浩;熊建平;;清远水泵水轮机蜗壳水压试验和保压浇筑技术特点[A];第十九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9 郑建兴;张俊芝;曾再祥;曾维才;黄金树;;黑麋峰水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及主要性能分析[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泉龙;;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设计浅析[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俊连;水泵水轮机“S”区内流机理及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纪兴英;水泵水轮机“S”特性预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刘锦涛;基于非线性局部时均化模型的水泵水轮机“S”区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水泵水轮机S特性形成机理的水动力学分析[D];清华大学;2015年
2 姚洋阳;水泵水轮机泵工况驼峰特性流动机理数值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李威;水泵水轮机“S”区的瞬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何晓林;水泵水轮机内部流动及水力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舒]峰;水泵水轮机驼峰区与“S”区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刘星星;水泵水轮机过渡过程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焕茂;混流式水泵水轮机驼峰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杨欣;水泵水轮机全特性空间曲面描述与水力过渡过程调节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高敏;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工作参数的选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葛军强;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组国产化应用效果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7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6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