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侏罗系泥岩CT损伤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峡库区侏罗系泥岩CT损伤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结合CT-三轴试验研究了三峡库区侏罗系泥岩破坏过程中的细观损伤特性。获得了泥岩受破坏时的实时CT图像、CT数均值及方差等结果。通过CT图像中泥岩内部的主裂纹区域和非主裂纹区域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出现的特征,采用截面整体分析和选取区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岩样各变形阶段的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宏观裂纹一般最早出现在到达屈服点后,形成于红层泥岩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即原生孔隙、微裂纹较集中的区域,根据岩石内部区域CT数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裂纹的出现阶段和损伤程度。基于此,提出将不同围压下泥岩在屈服点的应变值作为岩石损伤的门槛应变值,低于该应变值时,侏罗系泥岩无明显损伤,高于该应变值时,损伤加剧。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地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泥岩 CT扫描 损伤 门槛应变值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472295;41302246)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资助(1212011220140;12120114079101)
【分类号】:TV223.1
【正文快照】: 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经过对三峡库区干流岸坡283处崩塌和滑坡发生的地层层位与岩性进行统计,约有90%的崩滑灾害发生在含有软弱面或软弱层带的层状岩层中[1]。库区沿岸斜坡软弱层主要包括侏罗系和三叠系强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雷胜友,唐文栋,王晓谋,戴经;原状黄土损伤破坏过程的CT扫描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王晨晨;姚军;杨永飞;王鑫;;基于CT扫描法构建数字岩心的分辨率选取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04期
3 陈玉林;CT扫描头架的改进[J];淮海医药;2003年06期
4 蒲毅彬,吴紫汪,马巍,常小晓,廖全荣;冻土CT实验的数学方程[J];冰川冻土;1995年S1期
5 刘汉昆;孙超;李杰;;基于CT扫描的混凝土三维细观数值模拟[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6 雷胜友,唐文栋;黄土在受力和湿陷过程中微结构变化的CT扫描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4期
7 雷瑞宝,陈虎义;GT9800特殊部位靶扫描探讨[J];影像技术;1996年01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康翠;;CT扫描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2 刘海宽;高佚名;顾乃谷;黄卫琴;王凤仙;王力;吴锦海;;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CT扫描所致红骨髓剂量[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辐射防护分卷、核化工分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宗恒;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汝几;基于CT扫描对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大孔隙和渗透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1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7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