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尾矿库坝体动力稳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震作用下尾矿库坝体动力稳定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尾矿库 邓肯-张模型 等效线性模型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 动安全系数 时程曲线
【摘要】:尾矿库是一种特殊的水工构筑物,是由初期坝体和后期尾矿坝组成,其数量和高度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而快速增加。我国尾矿坝多采用上游法筑坝工艺,该方法使得尾矿坝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溃坝灾害,而我国又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地震作用下尾矿库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应用FORTRAN语言,基于ABAQUS二次开发平台,编制用于尾矿库坝体静力稳定分析的邓肯-张双曲线E-B模型用户子程序和用于动力稳定分析的等效线粘弹性模型用户子程序。(2)根据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理论,采于FORTRAN语言编制计算尾矿坝体安全系数的用户子程序,并以河北省某新建尾矿库为例,对该程序进行验证。同时,该程序还可与ABAQUS直接接口,即在ABAQUS计算出尾矿坝动应力之后,直接读取该应力计算出尾矿坝动安全系数。(3)以河北省某尾矿库为例,对洪水工况下的尾矿坝体进行动力稳定性计算,并运用本文程序计算该尾矿库坝体的动安全系数,同时得出三条地震波典型时刻的时均安全系数曲线,为类似的尾矿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由以上计算分析可得:本文编制的用户子程序在静力稳定分析中计算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在动力稳定分析中,能计算出地震过程中动安全系数时程曲线,能够为类似尾矿库的动力稳定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尾矿库 邓肯-张模型 等效线性模型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 动安全系数 时程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649;TV3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10-11
- 1.3 研究意义11-12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二章 尾矿坝稳定分析理论14-23
- 2.1 极限平衡法14-18
- 2.1.1 瑞典条分法15-16
- 2.1.2 简化Bishop法16-17
- 2.1.3 其他极限平衡方法17-18
- 2.2 有限元法18-19
- 2.2.1 有限元法的优点18
- 2.2.2 有限元法稳定分析的原理18-19
- 2.3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19-23
- 2.3.1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计算安全系数19-20
- 2.3.2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的优势20-23
- 第三章 尾矿坝动力稳定计算方法23-44
- 3.1 尾矿坝稳定分析的本构模型23-26
- 3.1.1 静力分析本构模型23-24
- 3.1.2 动力分析本构模型24-26
- 3.2 计算动安全系数的程序编制26-43
- 3.2.1 程序编制的有限元方法26-30
- 3.2.2 程序编制流程30-38
- 3.2.3 程序验证38-43
- 3.3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在尾矿库工程中的应用44-70
- 4.1 工程概况44-48
- 4.1.1 库区地质构造及自然气象44-45
- 4.1.2 地震与场地稳定性45
- 4.1.3 坝体岩土工程地质特性45-47
- 4.1.4 尾矿库设计情况与现状47-48
- 4.2 渗流分析48-51
- 4.2.1 渗流计算模型的建立48-49
- 4.2.2 渗流计算参数的选取49
- 4.2.3 渗流数值模拟结果49-51
- 4.3 尾矿库非线性静力分析51-54
- 4.3.1 尾矿库模型构建51
- 4.3.2 计算参数的选取51-52
- 4.3.3 静力计算结果52-53
- 4.3.4 坝体抗滑稳定性计算53-54
- 4.4 尾矿库动力反应分析54-60
- 4.4.1 动力稳定分析方法54-55
- 4.4.2 参数选取55
- 4.4.3 地震波的输入55-58
- 4.4.4 动力分析结果58-60
- 4.5 尾矿坝体的残余变形分析以及液化反应分析60-63
- 4.5.1 总残余变形计算结果60-62
- 4.5.2 尾矿坝液化反应62-63
- 4.6 地震作用下动安全系数计算63-69
- 4.6.1 滑弧的选取63-64
- 4.6.2 计算动安全系数时程曲线64-69
- 4.7 本章小结69-7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5.1 结论70-71
- 5.2 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5
- 致谢75-7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陈正汉;近岸海床边坡的稳定性及其分析方法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2 马中南;;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黄淑玲;;我国煤炭城市灾害与防治对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鲍伏波;陈志勇;;PHC管桩施工遇到孤石的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5 王永海;吹填土堤防土工参数变化的试验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江雪玲;刘伏成;常彩;;真空预压加固软基的变形监测结果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廖彩凤,周顺华;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合理埋深探讨[J];地下空间;1999年02期
8 陈庆中,高正中;土坡稳定滑移线数值分析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9 杨为民;王晖;王兵;;动力加固前后细粒土粒度分布的分维特征及其工程意义[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冯士伦,王建华,林杨,孙斌;蠕动爬行攻泥机构转向工作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船舶工程;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巨能攀;向喜琼;黄润秋;;滑坡治理设计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刘惠军;聂德新;孔凡兵;;高路堤自身沉降研究综述[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震;肖瑞安;欧阳峰;王云球;;岱山县衢山渔港护堤工程设计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颖;闫生存;;堆石体流变参数反馈分析及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高面板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袁远;;公路软土地基的沉降观测[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五届(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白晓红;;几种特殊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7 李韬;高大钊;顾国荣;;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时间效应”的简化力学模型分析[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林锋;黄润秋;;滑带土强度对水的敏感性三轴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戴济群;袁文明;苏冬林;黄哲浩;;深厚软基修筑海堤现场试验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成柱;周志芳;;抽水引致的地面沉降的参数敏感性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龙伟;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理论及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陈铖;基于模糊集塑性理论的无粘性土循环荷载本构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晓军;路基填土破损过程的细观识别与破损参数测定[D];长安大学;1999年
4 张莲花;基坑降水引起的沉降变形时空规律及降水控制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5 马石城;基坑开挖的弹塑性与流变分析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01年
6 左人宇;“一桩三用”技术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7 李小勇;土工参数空间概率特性及软粘土地基固结概率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8 黄春娥;考虑渗流作用的基坑稳定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9 何开胜;结构性粘土的微观变形机理和弹粘塑损伤模型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1年
10 陈海军;高陡岩质斜坡深层变形的数值分析[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明;郑州会展宾馆深基坑支护监测及风险应对措施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梓光;露天采坑内尾矿充填体力学性能监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迪;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张聪;地下水位变化对砂土地基承载特性影响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燕军军;簸箕庄滑坡机理研究及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黄吕卫;玛尔挡水电站坝肩高边坡工程地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斌;水闸结构的裂缝仿真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8 秦亚君;网纹红土的蠕变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张永明;泥质红砂岩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沈磊;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渗滤液水位及边坡稳定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9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09802.html